首页 > 都市小说 > 天子宁有种 > 第147章 围攻寿州城

第147章 围攻寿州城(2/2)

目录

这里是西淝水和淮水汇合的地方。

后周主力进军路线便是从东京沿蔡水南下,又沿西淝水直接逼近南唐国淮河流域。

两地相距八百余里。

朝廷又部署了诸镇节度使从各地出兵,淮河上游也施加了军事压力。

李谷下令搭建浮桥,从正阳渡过淮河。

前军行营副部署王彦超率先进逼寿州,并在城下击败了两千余人的南唐部队,拿下了开战的首胜。

接着先锋都指挥使白延遇又在山口镇击溃了一千多人的南唐驻军。

扫清了寿州城周边的威胁后。

宋、毫、陈、颍、徐、宿、许、蔡等州军民陆续从浮桥渡过淮河。

各节镇地方军队、民夫丁壮,以及从东京出征的禁军将士,共计数十万人马齐聚寿州城下,开始了昼夜不间断的强攻。

寿州城外。

一架巨大的投石车“喀喀”作响,绞盘发出的声音听得人肌肉绷紧,伴随着一声尖锐呼啸,粗杆在轮盘中转动,木头摩擦的声音听得人牙齿泛酸。

“砰”地一声杆子到达限位,撞在了架子上停住,同时一枚大石块飞了出去。

一瞬间,大量的石头纷纷向寿州城的城墙飞去,其中还夹杂着划出长长黑烟的发火飞弹。

抛射的石头砸在城墙上,激起砖石木橹的碎片横飞,燃烧的火球击中城头崩裂,火光四溅如打铁般绚烂。

还有房梁一般粗的弩箭在空中乱飞,又有数不清的箭矢点缀其中,空中黑压压一片、烟雾弥漫。

寿州城就如同装粮食的大瓮,被密密麻麻的蝗虫包围,浓烟四起让人就像是蚂蚁,随时都会被吞噬化为灰烬。

在巨大的呐喊撞击中,整座城池好像随时都会崩塌……可惜只是错觉,终究还是没崩。

护城河里,成片的黑油浮在上面,好像是粘稠的黑水一样,在水里都能剧烈燃烧。

据说这黑水名叫猛火油,乃是南唐从地下开采,遇火则燃,怎么灭都灭不掉。

周军放在护城河上的浮桥,沾染上火油也剧烈燃烧起来,火势越发凶猛、浓烟滚滚。

无数的民壮丁卒冒着如雨的箭矢,有人在前面举着大盾,有人背负着沙袋,步履艰难的逼近护城河,往里面不断丢沙土碎石。

几架受损的冲车正在被士卒往回拖。

那些冲车都还没能靠近城下,就被城头的弩炮在远处砸坏,眼见着修修还能用,距离寿州的城墙也挺远,索性就有将领让人把它拖回来。

护城河边上,一架高耸的云车一动不动,上面熊熊燃烧的火焰,把它烧得只剩架子,还有两具尸体倒卧在上面。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抬着尸体,运送伤兵的人,耳中传来痛苦地喊叫、呻|吟,让人恍惚间以为是身处阎罗地府。

李谷站在城外的高坡上,看着被围的水泄不通的城池,神色有焦虑和担忧。

攻打南唐的战争到现在快一个月了,周军前后在寿州城下、以及寿州西面的正阳野战都有建树,歼灭、俘虏的唐军人马足有万人。

但这些都不是皇帝想要的,皇帝想要的是整个江淮平原。

按照皇帝和枢密院定策的战略,要从淮河流域中间突破,攻占寿州城为立足点,同时扫除大军进攻的沿途威胁。

再以寿州城为大军的支撑点,向东南方突破至清流关,进而攻占滁州、扬州。

沿着淮南中路长驱直入,将江淮平原分割为两半,等占领南唐重镇东都江都府,大军直逼长江以南,威胁南唐的首都江宁府。

如此一来,南唐国长江沿线首尾不能相顾,又失了寿州这个核心,自然而然成了一盘散沙。

接下来若要收拾残局定能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然而设想很好,第一步就出了意外。

现如今打了快有一个月了,连最初的战略目标寿州都没有拿下。

围着不能攻下来是没用的,南唐国富庶不缺粮不缺钱,寿州这种军事重镇,里面屯粮起码够吃几年。

难道周军要包围几年时间等着里面的人饿死

就在这时,有人向李谷奏报,南唐派来的援军抵达来远镇,并且换乘战船直奔正阳而去。

李谷顿时大吃一惊,连忙返回中军大帐,召集将领幕僚前来商议。

他开门见山道:“据报唐国有大军正在驰援过来,从来远镇直逼正阳。我军浮桥就在正阳,粮草人员全都从那里通过,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依我看来,为防寿州城下的大军退路被断,遭到唐军的前后夹击,还是需要回师正阳,先迎战唐军援兵才是。”

当即有人反对道:“若是从寿州城下退兵,前面一个月不是白打了万一寿州刘仁瞻乘机出城偷袭,我们难道还要腹背受敌不成”

又有部将接话道:“此次我朝发禁军精锐数万,还有地方人马数十万辅助,伪唐岂是我大周的敌手分兵数千人回防正阳足矣。”

一时间众将大多不同意退兵,只有少数人有些犹豫,也在担心退路被断。

李谷摇头道:“据称唐军有战船数百艘赶往正阳,我军不善水战,只让部分人马回防不太稳当,万一后路被断,我等就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

说罢他不再犹豫,拍板道:“暂时退兵还能再来打,可若是失了正阳的浮桥,数十万大军被困在这里,那等风险谁能担得起”

“寿州城下退兵的事就这么决定了,今日攻城之事暂缓,明日开始分批撤退。其中的缘由我会去给陛下说明,诸位不用怕担责。”

“诺!”诸将只能领命行事。

援救寿州的唐军主将是刘彦贞,得知周军开始撤退后,顿时大喜过望,加快速度奔赴正阳,行军队伍加上后勤辎重,连绵不断足有上百里。

清淮节度使刘仁赡和池州刺史张全约,两人全都派人用委婉的口气提醒刘彦贞,让其慎重不要冒进,以防是周军的诱敌之计。

然而刘彦贞不以为意,觉得是二人太过小心了,执意领兵直逼正阳。

另一边。

李谷准备退守正阳的奏报送到东京,皇帝柴荣对其怯战的行为非常生气,立刻派了使者八百里加急前去阻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