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11章 直取长安?

第111章 直取长安?(2/2)

目录

一直越过芒水,随即便在司马懿营寨正南的鄠县地界,清理起了魏军布置在四处的哨骑,压缩魏军哨骑的视野。

魏军留在此地哨骑不多,布置在芒水之畔的不过百余骑。

见到汉军来骑人多势众,心知这前哨战绝对是打不过了,便根本不多招架,一部分继续东退,另一部分直接逃回了魏军大寨,把消息带给了司马懿。

几乎同一时间,司马懿中军大帐收到了陈圭等人传回的消息。

“空营计”司马懿若有所思,只觉越来越摸不透诸葛亮到底在想什么了。

一开始笃定诸葛亮会保全实力而避战,结果诸葛亮却兵分南北,表现出了强烈的战心。

又以为诸葛亮可能是虚张声势,派兵过去吓唬一番,或许就会不战而走,结果诸葛亮没走,反而真的举大军前来夺营。

现在又是设下所谓空营之计,尽举大军前来攻这座坚垒。

种种行径,越来越不像权臣了。

难道自己高估诸葛亮了,诸葛亮根本不懂政治

不过也无所谓了,诸葛亮既敢来攻,便让他有来无回。

“什么空营不空营的,让文钦带上两百骑,赶一群徒隶进去探探不就知道了”周当不屑道。

贾栩白了一眼:“说得轻巧,蜀骑就在彼处以逸待劳,两百骑过去不是送死吗”

周当一下噎住。

贾栩略一思索:“依我看,也别管他是不是空营,先让文钦把虎豹骑调回来吧,否则也难以知晓南面这支蜀寇是虚是实。”

骑兵不够,视野被压缩,也就无从得知蜀军究竟来了多少人。

就算是打防守反击,完全丧失视野也是一件很被动的事。

司马懿抚须,思索片刻后徐徐出声:“不必,若把虎豹骑调回,蜀寇骑兵必然也会跟至此地。

“蜀寇多弩,我大军若不出营接应,单凭虎豹骑,在蜀寇步骑手中讨不到好处。”

贾栩言:“既然如此,那就趁蜀寇远来疲惫,立足未稳,出营与蜀寇一战!

“反正有魏平四千伏兵,一旦两军交战纠缠,必能打诸葛亮一个措手不及!”

司马懿再次摇头:

“诸葛亮既然举军而来,则是见陈圭、州泰在北,以为我营垒空虚。

“我举军而出,反而将他惊走。

“或能小胜,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命寨中偃旗息鼓,诱他强攻。

“待他损兵折将、师老兵疲却强攻不下,我大军再举军尽出,必能大破之。”

说到此处,司马懿找来亲卫:

“命陈圭、州泰他们继续按兵不动,等我军令。

“若诸葛亮强攻我营垒,再命陈圭、州泰举军夺那空营,若我所料不错,彼处必是空营无疑。

“拿下之后,试试能否南渡,去夺蜀寇渭南那座营垒。

“诸葛亮才至两日,营垒未固,真若夺下,诸葛亮便要退无所据。”

吩咐完,司马懿离开中军大帐,登上望楼。

然而虽然站在望楼之上,视野也不过是十里出头罢了,连芦苇荡的尽头都望不到,更别提沿着芦苇荡边缘行军的蜀军。

没有居高临下的地利,确实只能靠散布在外面的斥候骑兵探知蜀军消息。

午时。

汉军前部开始渡过芒水,出现在司马懿营垒所在的鄠县平原上。

虽已行军二十余里,但军容仍然十分整齐。

每走两三百步,负责维持秩序的军侯、司马们便会命鼓手敲响一次战鼓。

队伍闻鼓则停,稍作整顿,之后再继续行军。

这支队伍很长,加上辅卒、役夫组成的辎重队,总共六七万人,队列绵延十里不止,鼓声也响彻了方圆数十里范围。

而自武功以东,人迹渐渐变多。

大小坞堡、坞壁隔着数里就有一座,基本是依溪水而建,控制着溪水周围一片片肥田。

坞堡、坞壁周围,则立了许多茅屋木屋,形成了简单的小村落,是依附坞堡的堡民所居。

他们平日里不住坞堡里,只有打仗了才会聚到坞堡中,坞堡就像一座小城池,庇护堡民不被战火清洗。

但现在虽是战时,各坞堡堡民仍在田间地头浇水耘田,除草除虫,战事没能影响他们种田。

毕竟关中坞堡帅都明白,他们是汉魏双方都需要争取的对象,谁也不会坏了规矩轻易对他们动手。

司马懿前几日还来找他们要粮,他们也给了。

汉军更不可能在关中这块大汉祖地毁了自己名声。

而这些种田的堡民听到震天的鼓声不绝于耳,便不时直身观望。

或许有曹魏细作混杂其中,也未可知,但行进的汉军并不骚扰,也尽量避免坏了百姓的庄稼田地。

下午。

日渐西仄。

汉军的先头部队八千余人,在魏军营垒南面八里外结阵,并朝着魏军营垒缓缓进逼。

数量明显已经不止四五百骑的汉军骑兵,疾驰逡巡在芒水与涝水中间的鄠县平原上,驱赶着魏军斥候,压缩着魏军的视野,甚至直接追到了更东方的长安。

汉军后续部队仍源源不断赶来,并于先头八千甲士后休息,列阵,掘营,筑垒。

司马懿收到消息,再次登到望楼之上,远远观望。

看了一个多时辰,汉军已有大约两万甲士列好了阵势,并结阵行至魏军营寨三四里外,最后坐下休息。

不得不说,方阵整齐,行进之时确实给人一种其徐如林的感觉,挺像那么回事。

司马懿不得不收起了对诸葛亮的小视,毕竟这整齐严肃的军容,比他练出来的荆豫大军也差不了太多,勉强算得上是一支强军了。

不多时,有汉骑自阵列中驰马而出,朝魏军营垒射来挑战书,邀请魏军出营野战。

魏军有请战者,司马懿不应。

日落。

汉军维持着相当整齐的阵列,徐徐退还,最后在魏军营垒十里外的新营地驻扎下来。

双方都提防对方夜袭。

但所幸,竟然一夜无事。

次日清晨,一切照常展开。

汉军两万余甲士饮食完毕,再次出寨列阵。

又有汉骑驰至魏军营垒之前,射来挑战信。

魏军仍旧不应,并放出话来,有胆就来攻此营垒。

到了中午,司马懿登上望楼,汉军显然被晒得有些疲惫,但似乎仍没有强攻营垒的意思。

司马懿脸色凝重起来。

来了却又不敢打,那来此做甚

又望了许久,忽然发现东方有一队骑兵绝尘而来。

看了片刻,才发现是大魏几十哨骑在被蜀寇的骑兵追逐。

司马懿陡然心惊,立时下令,派两百虎豹骑出营接应。

一名哨骑杀出重围,进得营垒后迅速奔至司马懿跟前,神色惊恐:

“骠骑将军不好了,有万余蜀寇甲士,护着一支几万人的辎重队伍越过了东面涝水,往毌丘中郎将的营垒去了!

“细柳营的蜀寇也杀出来了!正在这万余甲士的掩护下南渡渭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