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无所谓,太子会出手!【求月票】(2/2)
这时,又听李承乾朝孙伏珈道:“孙大人,死囚那件事安排得如何了”
“回太子殿下”
孙伏珈斟酌了一瞬,连忙拱手道:“三百九十名死囚,已经全部由大理寺的差役押送回乡了,地方也十分配合,就等着一年之后,这三百九十名死囚返回长安受刑了。”
“不是孙大人,你该不会以为他们能顺利返回长安受刑吧”
李承乾闻言,不禁有些好笑的看着孙伏珈。
孙伏珈表情一懵,顿时不解地道:“太子殿下这话是何意”
“唉”
李承乾抬手扶额,无奈的叹了口气,道:“看来将这件事交给你办,你却没有理会这件事背后的政治意义啊!”
“这”
孙伏珈与刘仁轨面面相觑,随后恭敬行礼道:“请太子殿下明示!”
“好吧,这件事也不怪你,是我没有跟你讲清楚。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制造一起虚假的盛世景象。那么,为什么要制造这一起虚假的盛世景象呢”
“从表面上来看,我是为了让我父皇树立天子仁爱,宽容的形象。但实际上,我是在增加我决策的含金量。
因为别人知道的并不多,他们只会相信他们看到的。所以,一旦我获得了他们的信任,等我再提出更大的举措的时候,就没人再反对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这是一场政治作秀,你们明白吗”
“臣”
孙伏珈的表情再次一懵。
却听刘仁轨若有所思的道:“那太子殿下担心的是,如果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不能按时返回长安,这场政治作秀就失败了”
“没错!”
李承乾当即正色道:“所以,咱们绝不能让这三百九十名死囚中的任何一个人,违背约定!”
“可是,这怎么可能”孙伏珈回过神来,忍不住开口道:“就算他们每一个都信守承诺,但意外总会发生,根本不可能保证三百九十名死囚,一个不落的返回长安!”
“对啊!你说的没错!但咱们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啊!”
“怎么解决”
“不是,你们不知道动脑子吗!”
李承乾有些生气的怒斥二人。
只见二人满脸尴尬的对视一眼,然后又听孙伏珈道:“臣倒是有个主意,要不偷偷告诉那些死囚,只要他们如约返回长安,朝廷就答应赦免他们的死罪,如果他们敢违背承诺,耍小心思,秋后回来直接杀掉!”
“嗯,这倒是个好主意”李承乾缓和了一点情绪的点头道。
却听刘仁轨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可是,就算如此,长安到他们家乡,路途遥远,这一年中,万一生病,或者遇险,谁都无法预料,这可怎么办”
“不是,你是专门来挑刺儿的吗”
“可是太子殿下,臣也要为所有的状况考虑啊!而且,还有一种情况,万一他们中途反悔了,又不相信朝廷会赦免他们,想要逃跑呢这也是个大问题啊!”
“呃”
李承乾闻言,不禁再次抬手扶额。
孙伏珈也开始眉头紧缩。
半晌,才听李承乾若有所思地道:
“我看,要不这样,我先把孙大人搞到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上,不管他们回不回来,咱们都准备三百九十名死囚的名单,反正大理寺的卷宗多的是,少谁咱们补谁,做戏做全套!”
“啊”
孙伏珈听到李承乾的这个办法,差点当场裂开,心说不是吧,莫名其妙我又要升官了可我才官复原职没多久啊!
但这样做,不是欺君之罪吗太子殿下您别搞我啊!
这恐怕是他最不愿升官的时刻了!
但刘仁轨却非常赞同李承乾这个办法。
只见他眼睛一亮,连忙接口道:“太子殿下,臣觉得,除了长安这边做戏做全套,那些囚犯的家乡,也要让当地官府做全套,比如时不时的派人去慰问他们,其实是监视他们。另外,还得限制他们的自由,必须熬到一年之后的秋决!”
“最后,在返回长安的时候,一定要让陛下,以及大臣,百姓去城外迎接他们。如此一来,一段信守承诺的盛世景象,必将载入史册!”
“而这!”
说到这里,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孙伏珈,又看向李承乾,笑着拱手道:“全赖太子殿下您的英明决策!”
“好好好!还是咱们刘院长脑子好使!”
李承乾闻言仰头大笑,当即决断道:“好!就这么定了,一年之后,孤要给他们唱一出大戏!”
“嗯,最好再找一个会演戏的‘托’,拖到最后时刻进城,让他们欲罢不能!”
……
另一边,朱雀大街。
燕王李祐正在被他舅舅阴智弘追着跑。
“舅舅!你能不能别烦我了”
李祐最近非常郁闷。
因为小胖子请求就封的事,被李世民拒绝了,但也同时坚定了李世民让诸王去封地就封的决心。
特别是迎回传国玉玺之后,李世民的信心那是空前的高涨。
他甚至觉得,天命所归的自己,绝对能像孔子,周王那样推行‘王道治国’的理念。
将大唐国运延续八百载。
虽然他上次提议的分封制,依旧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他并没有死心,而是改变了一条思路。
那就是先分封自己儿子,等时机成熟,再分封信任的大臣。
而正因为他有这样的思路,让李祐越来越担心自己会被李世民赶出长安。
可是,也不是谁都跟李祐一样,希望留在长安。
比如他的舅舅阴智弘。
最近这段时间,阴智弘一有时间就跑来劝李祐去封地就封,搞得李祐不得不躲着他走。
却听阴智弘笑呵呵地道:“殿下,你慢点跑,听舅舅说两句,就说两句,舅舅就不再烦你了!”
“我不听,我不听,舅舅你快回去吧!”
“殿下,你真的不为你母妃着想吗”
“我母妃在宫里好好的,不用我着想,况且,我若离开了长安,谁来照顾我母妃!”
“殿下糊涂啊!你母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怎么一点都不开窍啊!”
“嗯”
李祐脚步一顿,不由满脸疑惑的看向阴智弘,道:“舅舅这话是什么意思”
阴智弘笑着上前几步,旋即环顾了一圈四周,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跟舅舅去另一个地方,舅舅跟你细说!”
“这”
李祐闻言,不禁面露迟疑之色。
却听阴智弘又叹息着道:“自从陛下有了小杨妃,除了皇后寝宫,已经很久没去其他嫔妃那里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也不想让你母妃失望吧”
“我”
李祐愣了一下,懵懂的脑袋里实在搞不懂成年人的弯弯绕绕,最终还是因为担心自己母妃,而向阴智弘妥协,躬身行礼道;“还请舅舅指点!”
“我们是一家人,正所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舅舅不会害你的!”
阴智弘笑着拍了拍李祐的肩膀,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听说越王已经从宗正寺出来了,你知道吗”
“呵!”
李祐冷笑一声,不屑地道:“出来了又如何,他以为他还是曾经那个备受父皇宠爱的越王吗时代已经变了!”
“可是,陛下不是拒绝了他请求就封吗这不是圣眷还在吗”
“在什么我父皇已经将他赶出宫了,说是让他在宫外建越王府,像太子大哥那样,无诏不得进宫!”
“那越王他岂不是”
“哎呀舅舅,你关心他做什么,不管他怎么折腾,太子大哥都会出手的!”李祐很不喜欢提及李泰这个人,直接就打断了阴智弘想说的话:“你要说我母妃的事就赶紧说,元昌王叔还约了我看橄榄球比赛呢!”
“哦哦哦,好好好,是舅舅我多嘴了,殿下您这边请!”阴智弘反应过来似的,连忙朝李祐招呼。
李祐也没跟他计较,当即就跟着他离开了。
不多时,他们就来到了阴智弘在长安的府邸。
虽然阴智弘是阴妃的弟弟,但他的地位明显不能跟长孙无忌这样的国戚相比。
他的府邸也就比一般的四品京官大一些,算不得多豪华。
“舅舅,你家摆这么多蜡烛干嘛,你很怕黑吗”
李祐刚走进阴智弘府邸的厅堂,就好奇的东张西望,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阴智弘府邸的厅堂,有很多青铜烛台,每个青铜烛台上都有十多只蜡烛。
却听阴智弘笑呵呵地道:“是啊!舅舅我很怕黑,从小都怕,你娘也知道。这并不奇怪。”
说完这话,便摆手示意仆人给李祐上茶。
李祐闻言,也没有多问,便自顾自的找了个位置坐下,又道;“现在可以说我母妃的事了吧!”
“殿下别急!”
阴智弘笑着安慰了一下李祐,又抬手朝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示意了一下,道:“舅舅有好东西给你看!”
“什么好东西”
李祐眨了眨懵懂的眼睛,一脸疑惑。
不多时,一群身穿清凉服饰的美姬,就迈着盈盈缓步,从堂外走了进来。
顿时之间,整个厅堂香风四溢,丝竹管乐之声不绝于耳。
“舅舅,这是”
李祐看到这一幕,眼睛都直了。
而阴智弘则在一边,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