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登基称帝,魔门内讧(1/2)
第350章登基称帝,魔门内讧
方才还一脸和煦笑容的宋缺脸色僵住,整个宴会的气氛陡然为之一变,他用温和的语气说道,“裴侍郎,今日宴会只为庆祝,不谈国事,此事容后再议。”
裴矩顺势低头,并未再劝,“微臣莽撞,请王上恕罪。”
“无妨,退下吧。”
众人神色微妙,王上驳斥的语气并不强烈,这事,有门!
别看宋缺闭口不谈此事,可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默认,否则就不会只是轻飘飘说了一句,今日宴会之后,文臣武将们回去就得写奏折劝进了。
从龙之功就在眼前,谁不渴望更进一步
只是上奏折,朝议就能获得这份功劳,比在战场上打生打死要容易太多,宋缺更进一步,登基称帝,他们这些臣子也能加官进爵。
这是吴国上上下下都乐于见到的事,至于大隋,呸,没有谁会怀念那个朝代,杨广把王朝的基石都败光了,门阀不愿跟他走,底层劳役严重,三征高句丽,大运河,下江南,哪一样不是白骨累累,要不然也不会天下皆反。
随即,宴会的气氛愈发和谐,文臣武将,觥筹交错,喜不自胜。
宴会后,冷风吹来,醉醺醺的朝臣看向裴矩的眼神里明显带着嫉妒,一大把年纪了还跟他们抢功劳,实在可恶!
面对群臣同僚不含善意的目光,裴矩板着脸,心底暗爽,论溜须拍马,这些人还得再练练,他裴矩历经三朝不倒,可不是吹的。
……
数日后,群臣劝进的奏折堆满了案头。
大殿之内,烛火摇曳,角落里摆着一尊兽形香炉,熏香缭绕如云雾升腾,空气中满是淡雅的香气,宋缺一袭玄色蟒袍,立在大殿之前。
挺拔的身形,俊美的容颜,年约五旬的他看起来十分年轻,就像是三十多岁的男人,大宗师的武功,接近皇帝的权力,令他愈来愈有魅力,举手投足之间掌握了无穷威势,只要站在那里就好似天地的中心。
他望着远处昏暗的天空,喃喃自语,“看来,火候到了。”
洛阳一战,给吴国带来的绝不是打赢一场战争这么简单,战争带来的胜利对吴国的加成是全方位的,从局势到经济,再到政治,从某种意义上有点类似于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
而得到洛阳,则更让吴国更上一层楼,这是天下的政治中心,没有哪一方可以忽视,拿下这里,他顺势加冕称帝也是理所应当,水到渠成。
在扬州的时候就有人上奏折劝他称帝,此事宋缺当做没看到,如今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众望所归之下,他也当从善如流,踏上登基的最后一步。
……
大业十七年二月初六,吴王宋缺于洛阳登基称帝,年号为开元。
洛阳乾阳殿是洛阳宫殿群中最大的一座大殿,也是前隋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乾阳殿武士手持金瓜,身披玄甲,立在两殿走廊,他们穿着明光铠,气势凛然。
乾阳殿上,吴国官员手持笏板,神色肃然。官员文左而武右,俱是面南而立。
御道之上陡然鼓乐齐鸣,五色华盖下,宋缺身着玄色冕服,头戴帝冠,从白玉石阶的御道上缓缓而行,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仪式浩大。
仪卫簇拥着他登上玉阶,他缓缓转身,面南坐在龙椅上,随即百官转身朝北。
坐到龙椅上之后,饶是宋缺一颗道心打磨的无以复加也不禁心神激荡,这可是天子之位,人世间最为尊贵的位置。
春秋之时,庄子就提出了世上有三种剑,以利器争勇斗狠,性命相搏,此为庶人之剑;善用人才,威服域内,乃是诸侯王霸之剑,可为中等;唯有知天与地,用德与刑,治理天下,御使人道,行天子之剑,方为上乘。
人道至高无上者,非帝王天子莫属!
宋缺伸手抚摸着宝座扶手上的黄金龙头,冰凉的触感却蕴含着难以言喻的意味,精神意志愈发精微灵敏,陷入了短暂的悟道之中。
道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世间大道不过天地人而已,天地人三才各为大道之一隅,天道、地道、人道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是,天道虚渺,神秘莫测,地道厚载,长养万物,难以把握,修行参悟只能顺其自然,只有人道尘世变化繁芜,真假难辨,武者身处其中,却能感同身受、体悟人道玄妙。
三宝精气神之所在,其中以神最为玄妙,人为神所存,神为人所依,修道之人讲究先入世,再出世,勘破红尘,以已知之有形人道窥测未知之无形天道,乃至天人相应,心与道合。意在透过有形之变,体悟无形之道,运用之妙,无为而为,存乎一心。
宋缺非用剑之人,但他的刀道却是以己心代天心,天刀化天道,执天之行,如今,他为天子,更是人道之主,一举一动,影响人道大势,治理万民,执掌人道经纬,最为接近人道。
天子之道,天心即我心,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代天行道。
这一刻,他的心神无限拔高,精神异力陡然变得充裕,从小小的乾阳殿蔓延伸展,离开了宫城,扩散到了整个洛阳,河洛,以及南方所在,而在当他想要“察看”北方时,看到的却只是一片黑茫茫的雾气,那里是他麾下势力暂时没有掌握的地方。
不知不觉间,端坐龙椅的宋缺进入真空大定,精气神混元归一,聚于玄关一窍,原本就圆润雄浑的精神意志更进了一步,心灵意念遁入虚空,脑海里闪过一个个片段。
大吴北伐,宇文化及身亡,河东李阀纳降,窦建德败落,梁师道等人一一为大吴所击溃,天下混元一统,大一统王朝降临,再到励精图治数载,吴国大军北上,一举覆灭dtz,横扫漠北草原……
恍惚间,他从茫茫人世纷杂无比的事物中把握到那正在萌发酝酿的磅礴大势,这是一个新帝国应该做到的事,前隋未能完成,现在由他建立的吴国来完成。
若他这一代未能完成,则有后代继往开来,直到大吴君临天下,再无敌手。
这时,他的耳畔突然传来司礼官的声音:“行叩拜之礼!”
他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还在登基大典上,方才的一幕幕都好似梦幻泡影,但他活跃充实的精神异力告诉自己,刚才他看到的一切,或许就是未来的场景。
随着礼官话音落下,殿下百官俱是跪下,行叩拜大礼,他们不曾抬头,却仍能感受到龙椅上的皇帝正在注视着他们,那沉甸甸的目光犹如大日般耀眼夺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缺目光垂下,透过冕旒扫视殿上群臣,轻声道,“平身!”
紧接着,裴矩上前一步,取过内侍手上的诏书,站在玉阶上,当着文武百官之面大声念诵:“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朕承天命而起,以南统北,取国号为大吴,开新元,立王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