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灶房建成(2/2)
虽然被山贼盯上了,但烧砖和烧制蛎灰是不能停下来的,房子得抓紧时间建,有条件的话,坞堡的结构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坞堡四面是城墙,能够有效防御外敌,只要不是大军压境,哪怕来十个寨子的山贼都不怕。
但他们来到这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山匪完全没有给他们发育的时间,用竹栅栏代替城墙也只能是无奈之举,山匪稍微费一些功夫就能轻松将其破开。
大家虽然对周粥弄出来的陌生的武器感到害怕,但也因此而获得了极强的安全感。
就算那些山匪一开始伤了他们不少人,那也不过是肉体凡胎,根本顶不住一炸药的。
只要下一次挡住了他们的报复,迎接山匪的将会是毁灭的命运。
所谓民以食为天,周粥他们将蛎灰带回来后,大家建的第一间房并不是居住的房子,而是灶房,里边起了炉灶,从此以后,他们烹饪就不需要在露天的地方进行了。
之前下了好几天的雨,导致大家只能啃干粮,现在好了,不管下雨还是下雪,他们都能吃上一口露天的饭菜。
不过他们带在路上烹饪的锅太小,还得去买才行。
周粥也是在搭建灶台的时候才注意到,这个时代炒菜并不流行,大家用的锅也不是周粥所熟悉的那种锅。
不过这并不重要,在火药出现后,大家对周粥的信任几乎到了盲目的程度,周粥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周粥想要的锅,他们甚至都不会怀疑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而是想的到县城铁匠铺找铁匠打一口。
周粥按照现代的情况,在纸上绘制出了炒锅和蒸锅的图纸,以及配套的炊具,交给了王鹏举去安排。
大家对于建房的热情很高,可惜搭好灶房后剩下的砺灰不够再建完一间房子了,于是大家把注意力转向了灶房里的用品。
村子有近四十个人,每天需要消耗的食物数量不少,需要一个放食材的大架子,而且还得保证空气的流通,所以大家选用竹子做材料,搭成一层一层的置物架,又编制大个的簸箕,能够将食材按类别分开存放。
灶房搭好后,周粥没事就在边上看看,这是她参与设计搭建出来的,虽然比起后世的食堂的条件差了不少,但对于他们现在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起码比磐石坞的伙房强。
她又在周围转了几圈,听到旁人说差一个大水缸就齐活了,这才想到自己忽略了什么——水。
他们村子边上就有条小河,不缺水,但如果每次用水都要到河里打,也是个麻烦事。
于是周粥又想到了一个东西——水车。
周粥晓得水车的原理,但这个东西这里应该有人比她更加熟悉,毕竟江南一带是最先普及水车的区域。
她问了几个从江南逃到磐石坞的流民,果然有人会做。
在小河边上建造水车,用竹筒将水引到他们居住的区域来,再在村里规划出排水沟,引过来的水就会从排水沟中流走。
再往远处规划,将排水沟挖到未来他们要种的田地附近,这样浇水的问题也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