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大明神探1546 > 第82章 不可思议的真相推导(三更!)

第82章 不可思议的真相推导(三更!)(2/2)

目录

所以海玥严谨地指出,沾上血和规避血的办法,思路清晰。

霍韬听完,竟觉得很有道理,下意识地看向府衙的仵作,就见仵作也流露出诧异之色。

霍韬想了想,干脆开口道:“诸位可知,我顺天府衙有一位李铁鉴,府衙同僚私称其为‘铁鉴’,因其验尸时目光如铁,能穿透皮肉,直指死因!李铁鉴,你说一说吧!”

众人齐齐看向仵作。

就见此人穿着一身靛蓝染粗麻布衣,袖口前襟的色泽有些异样,是用桐油浸渍,防尸液渗透,腰间系着麻绳,肩膀上背着一个木箱,此时也上前一步,躬身介绍道:“小的李明,不敢当府尊‘铁鉴’之称,只是任职仵作,亦有二十余年了!”

仵作在古代备受歧视,是吏胥里面鄙视链的最底层,但各行各业总有一些最拔尖的人才,能够赢得旁人的尊重,这位铁鉴李明显然就是此列了。

而他也知道,霍韬介绍他并非只为夸赞,还是要评价方才海玥所言,马上看向海玥:“不知公子方才所言,是从何处得来”

言下之意,就是不相信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少年郎,居然自己悟出了这番检验之法来。

海玥确实没有自悟的条件,所幸他族中群英荟萃,各种爱好都有,海南又足够偏僻,不好查证,那就变得理所当然了:“我族中十二哥喜欢丧葬之事,闲暇时也琢磨了几分,权当探讨,故有此悟,依李铁鉴之见,可有道理”

仵作李明毫不迟疑地点头:“公子对于血迹的判断,极有道理,便是小的来总结,也不过如此了!”

严世蕃和桂载闻言,都松了一口气。

海玥是外地人,不知顺天府衙的名人,桂载和严世蕃是高官公子,也不会关心一个仵作如何有名气。

但能得霍韬如此赞许,肯定是厉害人物,眼见对方出面,他们十分担心,海玥的一番侃侃而谈,万一被仵作揭穿,根本是外行的自作聪明,又该如何

没想到这外号“铁鉴”的仵作,居然对海玥所言如此赞许,那就放心了!

‘此子名不虚传!’

霍韬也有些惊讶,旋即陷入沉思。

从他的角度出发,当然希望人不是桂载杀的,真凶另有其人,如此或能避免一场巨大的朝堂风波。

还有海玥在广州府一案里发挥的作用,相比起一看就很有心机的严世蕃,这位沉稳的琼海少年,确实更值得信任。

至不济……

死马当作活马医

正考虑着呢,许诰入内的声音惊动了霍韬,这位大京兆立刻问道:“许祭酒来得正好,这间学堂是否有暗门暗道”

许诰脸色微变,如果有那些机关,国子监的责任就太大了,赶忙环顾了一圈,咬牙道:“这就是一间普通学堂,岂会有那些”

“此事可以详查,大不了把这学堂给拆了!”

霍韬听出了他的不确定,转回尸体:“如果没有暗门暗道,凶手又是怎么进来的呢”

“凶手看不见……”

桂载刚要说话,严世蕃赶忙拽住他,海玥则道:“身上的血迹分析完了,不妨从地上分析一下如何”

霍韬眉头一扬,颇有兴趣:“老夫愿闻其详!”

后世法医学可以通过血迹分布规律,还原杀人的现场。

比如喷溅方向,血迹长轴指向血迹飞行方向,可以反推攻击者的站位;比如血迹的大小,高速喷溅血迹直径通常小于一毫米,低速滴落血迹大于四毫米;比如鞋底血迹,踩踏血液后形成的血足迹或滴落状血迹等等。

一个有经验的刑侦人员,在现场观察一遍,脑海中就能浮现出凶杀案发的大致情况。

“学生献丑了!”

而古代同样不欠缺这些经验总结,海玥先对着众人拱了拱手,以示谦虚,开始描述:“这个血足迹,代表赵七郎站立的位置,他中刀后,这一片是凶器滴落的血迹。”

“血液从一定高度滴落,势必会形成与运动轨迹一致的连续血迹分布,赵七郎当时中了一刀,就在后退,所以这些血滴呈现线状,往后而去。”

“那时凶器还插在他的体内。”

“随后,凶器拔出。”

“呲!”

“于是乎,大量鲜血呈喷射状喷出,在此处形成一小片血泊,更飞溅到墙上,以出血量和伤口的位置判断,应是肺动脉受创!”

“最终,赵七郎朝后倒下,死去。”

众人强忍恶心,观察着尸体和血迹,缓缓点头。

“那么问题就来了,诸位发现没有,这些血液均呈现无间断的连贯分布,如果死者身前站着凶手,血液喷溅到凶手身上,地面的血泊和墙边的血迹,断不可能如此完整!”

海玥道:“是不是可以由此假设,赵七郎中刀和拔刀之际,他的前方根本没有人”

桂载大惊:“我就说是看不见的凶手……唔唔唔!”

海玥道:“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可能,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

仵作李明重重点头,对着霍韬道:“禀府尊,海公子所言有理,根据现场的血迹初步推断,或是死者自己刺了自己一刀,此人是死于自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