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中秋赏月,古诗词戏大媳妇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中秋赏月,古诗词戏大媳妇(2/2)

目录

许承安喝了一口茶,放下手里的茶杯,随口回答了小妮子的问题:“这和天文学知识相关,因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圆形,所以有时候它离地面比较近,有时候又比较远,而在农历十五前后,它就会经过近地点,看起来就又大又圆了!”

“二姐夫,你怎么啥都知道啊,就像万事通似的!”

小妮子崇拜地道。

其实这个对于后世的人就是常识而已,那是个网络信息爆炸的年代,只要日常刷刷小音符都能了解很多事,而80年代的人能接受到的信息太有限了,除了电视报纸,就没什么渠道了。

施秋晴给他倒了一杯茶,自已却不喝。

她不是很喜欢喝茶,大老爷才喜欢这玩意。

幺妹又道:“二姐夫,你能和我念首和月亮有关的诗嘛?”

“当然可以啊!”

许承安点头。

对于一个前世的语文老师来说,这可不要太容易。

他想了想,便开口吟了起来。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两姐妹都安静地聆听着,直到许承安吟完整首诗。

涵义听不懂,然而古诗词那意境太美了,她们都不由得悠然向往。

过得半晌,施秋晴忍不住问道:“承安,这诗词啥意思啊?”

“这首词来自元代散曲作家张鸣善的《普天乐·咏世》。”

许承安就像前世上语文课那样解析起来,只不过学生换成了两姐妹。

“这曲子第一句里头的‘洛阳花’指的是洛阳的牡丹花,洛阳在古代是几个朝代的都城,非常繁华,而它的牡丹花也十分出名,前年还被定为了市花,从上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牡丹文化节,展现牡丹之美。”

“至于‘梁园月’嘛,则是指梁园的月色,梁园是西汉梁孝王所建的一个很著名的漂亮园林,在这样的园林里面赏月自然是分外浪漫优雅的。”

“洛阳花和梁园月在文里是两个意象,它们代表着美好的事物,‘好花须买,皓月须赊’这两句的意思是漂亮的花儿和美丽的明月哪怕花钱也值得购买欣赏。”

说到这里,许承安的目光飘到了施秋晴身上,笑着有意无意地说道:“换句话说,那些自已非常喜欢的,十分美好的事物,就一定得想方设法去追求,即使需要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施秋晴楞了楞,便听懂了弦外之音。

这小子用古诗词调戏人呢。

许承安把自已比喻成了他非常喜欢的,十分美好的事物。

尽管被调戏了,大媳妇却是恼不起来。

有文化的调戏叫调情,没文化的调戏叫下流。

两者还是很不一样的。

心里莫名地有些小受用,然而施秋晴却是佯装糊涂,别过头去看天上的月亮,似乎没听懂的样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