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怀念(2/2)
苏云昭笔触细腻,眉眼间透出许氏的温婉,不对,许氏虽温婉,但作为将军之女,眉眼间应是坚韧而不只是温婉,苏云昭停笔,审视画作,调整了几笔,终于勾勒出那份隐含的坚韧。姜珩目光一亮,心中一震,那画中女子果然多了几分英气,仿佛许氏重现眼前。
姜珩凝视画作,眼眶微湿,轻声道“这才是她,没有人像她”苏云昭点点头,许氏再好,也已经不在了,皇上的恨也慢慢消失了,安宁宫新移进宫的玉兰树,树下搭着的秋千,皇上推仪贵嫔玩的时候,想的是谁呢,真是世事无常啊,如果许氏还在,皇上对她的恨大于爱,如今,恨已随风,爱却成空。
姜珩拿着画仔细的看着,姜瑜和苏云昭知趣的退下了。姜珩独自站在殿中,久久凝视着画中许氏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怀念中夹杂着一丝恨意,那恨意却又渐渐消散,化作无尽的思念。如诗,朕对你还不够好吗,你明知道朕的理想,却还是要置我于死地,为何你要选择背叛?姜珩的声音低沉而颤抖,眼角的泪珠悄然滑落。当年的狠心终于是在今日流下泪来。
泪水滴落在画纸上,模糊了许氏的容颜,重新拾起画笔,姜珩试图修补那模糊的轮廓,却发现泪水已浸透纸背,只能重新画,有苏云昭的参考画作,姜珩对许氏的身影也清晰了点,缓慢的勾勒出她的模样,每一笔都带着深情,眉眼间的英气与温婉交织,仿佛许氏的灵魂透过纸面凝视着他。
如诗,你后悔吗?姜珩的手指轻抚画纸,心中百感交集,许氏摇头流泪,求他给许家留个后的场面仿佛还在眼前,那碗毒药是他一勺一勺的喂进去的,他亲眼看着许氏的生命逐渐消逝,她死前的要求姜珩从未答应,许氏却以为她答应了,心甘情愿的喝下了那碗药。
姜珩闭上眼,深吸一口气“江华,找人把这幅画挂起来,就挂在祈安殿”江华领命,小心翼翼地取过画作,看见画上提的字“如诗遗影”说着无尽的哀思。
江华看着那四个字,才知道元宸皇贵妃叫许如诗,如果这幅画被姜珩带进棺,那些人也能找到许如诗的痕迹,更确定他俩是真爱,江华摇头笑了笑,皇上的真爱可太多了,只不过许氏死了,皇上才会格外怀念,尤其是还是他亲手杀的,五年过去,皇上的心里恐怕也只有许如诗之前的好了。
江华退出殿外,心中暗叹,皇权之下,真情难存。许氏糊涂啊,竟然下手于皇帝,皇上正是诚惶诚恐的时候,哪里容得下背叛,许如诗的聪慧与狠绝,终成悲剧。如果许氏还活着,他很想问问她,当年不顾自己生死,照顾染了天花的皇上时,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那可是天花啊,也许那时候的许如诗,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对姜珩的深情与忠诚。然而,命运的捉弄,让她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江华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不禁感慨,皇权与真情,终究难以共存。
姜珩看着太监挂上墙的画,目光久久停留,如诗,你让朕如何是好?朕的江山与你的情义,竟成永世难解之结,除掉镇南王是必须的,哪怕他是你的父亲,你想保住镇南王府也没错,错就错在我们的立场不同,死之前你也是恨朕的吧,恨朕的心狠手辣,恨朕的无情无义,恨朕屠杀你全族。
可朕也恨你,恨你的背叛,恨你的决绝,恨你想要朕的命,恨你想要颠覆朕的江山。可朕也爱你,爱你的聪慧、爱你的坚韧,更爱你曾不顾一切守护朕的真心。你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朕的心头,痛彻心扉,却又难以割舍。如果不是看到那些像你的人,朕或许不会如此执着于你的影子。
江华在外面听到姜珩的话,心中不由叹息,皇上想忘却偏偏忘不了,这份爱恨交织的情感,如同锁链,紧紧束缚着他。“江华,告诉婉贵嫔,朕这几日忙,让她好好休息休息”江华应答,去往长乐宫,皇上会怎么对待张挽之呢,显然皇上也没想好,那样像的一张脸,皇上会怎么面对,江华想着赶到了长乐宫。
江华踏入长乐宫,见婉贵嫔正静坐窗前,眉目间隐有忧色,想起刚刚看到的画,对比起来也没有多像,江华低身请安“贵嫔娘娘,皇上这几日政务忙,让您先休息休息,他得空就来”婉贵嫔轻轻点头,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多谢江公公”江华识趣的告退,发现几个妃子来到了长乐宫。
“各位娘娘,皇上说婉贵嫔刚入宫,有些疲乏,让先休息”几位妃子面面相觑,她们都想看一下和元宸皇贵妃长的相似的人,是什么容貌,听到皇上的旨意,也没有再去长乐宫的意思了,反正总会见到的。
江华复命后,继续站的远远地,皇上想一个人,他怎么敢站在旁边。
如江华所说,姜珩确实没想好怎么面对张挽之,那相似的容颜,既让他怀念如诗的温婉,又勾起心底的痛楚。还有仪贵嫔,喜琵琶,自己还给她移过去了玉兰树,处处是她的影子,如诗遗影这四个字倒没写错。没再想下去,集中注意力批奏折,抬头看了一眼许如诗的画像,目光又落回案头,元宸皇贵妃许氏,朕会让你看到朕如何治理这天下,如何稳固这江山,如何平衡朝堂与后宫,如何让爱恨情仇不再成为心头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