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快速建设大海军的方法(2/2)
军队要机械化,就离不开石油。
而大夏现在并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
从开采到炼化,一整套工序想要从无到有,再快也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形成规模。
军舰同样是这样。
虽然南方有建造货船的能力,但要建造近万吨的巡洋舰,能力不具备不说,关键是耗时太久。
如果单靠一己之力,就算是有系统助力,到造船厂建好也要一两年的时间。
之后再开始造军舰,同样也要数年之功。
再到形成战斗力,感觉遥遥无期。
所以最效率的办法,就是对外采购。
以米国的造船能力,二点二亿米刀,总排水量近六万吨的军舰,两年时间差不多。
成军,训练的同时,自己的造船能力也能同步发展。
按梅坚毅现在的设想,将来的造船厂主力产品只有两样,一个是高速驱逐舰。
另一个就是航母……这个年代的航母技术含量,远低于战列舰和巡洋舰。
建造起来也相对简单。
螺旋桨飞机平均最高航速不到六百公里,属于甲板只要够长,飞机就能成功起飞降落阶段。
战舰或者大型货船,加个起降平台下水就能当航母。
配合着早已经开始的飞机研制。
最多不过五年,整个海军就能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而有另一个时空的经验,耗资巨大的战列舰,直接被梅坚毅拒之门外。
三艘巡洋舰,再加大量的高速驱逐舰组成护卫编队,保护十几艘简易航母。
将来他的海军,主要攻击力量来源,就是航母搭载的机群。
战术意识领先一步,上分就会容易很多。
至于这时候和米国人加深合作,对梅坚毅而言,好处也远不止这一点。
老祖宗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总结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
团结米国人,打东瀛人,就是梅坚毅的远交近攻。
这是对国外。
而对国内,米国人从自己身上拿到了甜头,如果想要拿到更多,那当然要支持自己。
这样一来,接下来对付谭凯申也会容易很多。
只是眼下,还没人知道他的具体想法。
包括邱兆安这位外交总长,对此也一无所知。
这时候只是单纯的震惊于,梅坚毅竟然有心思把李顿这个调查团团长拿下。
几个人都露出了一副大吃一惊的样子。
片刻后,邱总长才小心翼翼地道:“梅司令,这事儿怕是不容易啊。”
“事在人为嘛。”
梅坚毅信心十足。
除了米国人的辅助,德意志这个英吉利的老仇人,同样也是东瀛人的老仇人。
而如今根据他掌握的信息,德意志极右翼的阿道夫同志,如今已经是声名鹊起。
他的党派和盟友,现在德意志议会的多数派。
虽然还没有正式上位。
但已经可以左右德意志的政治方向。
野心勃勃,正是需要更多盟友,更多建树的时候。
至于同样在调查团有代表的义大利……订购一批义大利炮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