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明最强皇太子 > 第255章 一百万两银子可够?

第255章 一百万两银子可够?(2/2)

目录

朱元璋一拍桌子。

“打!而且得狠狠地打,要打就得打得漂亮,打得提气!更要赢!朕就派出最优秀的将领,配上工造司最新打造的火铳和火炮,把这帮蒙古人赶回姥姥家!”

“好!”

“说得太好了!”

“皇上这话听着就硬气!”

众多官员纷纷随声附和,倒不是恭维,只是泥人还有三分火气,这蒙古人都欺负到家门了,大明养了这么多兵丁难道就是吃素的了吗,这一仗就得像朱元璋所说的,不仅要打,而且要赢。毕竟没什么能比一场大胜仗更提气的了。朱标也忍不住笑了,原来朱老四这么好战都是因为遗传他老爹的啊,这朱元璋根本就是,只要我方占优势,那两横一竖就是干。也怪不得朱老四北征了那么多次,只能说这是家族遗传的。

但是朱标此时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元朝廷虽然灭亡了,但是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直都有反扑的趋势。他本来以为,自己身为穿越者,改良了弊政,增强了赋税和军力,大明军队就应该无往不利。但是事实证明,他好像对历史的影响没有想象中的大。尤其是他引以为傲的连发火铳和红衣大炮,好像并没有快速推进历史进程,这让他大为不解。

“尚书大人,我们明军现在每一支军队里,不是都是有配备了连发火铳和红衣大炮的么?为什么在草原上的斗争还不占上风呢?”

兵部尚书也不是吃干饭的,他还真就分析过这个问题。

“启禀太子殿下,工造司发明的连发火铳和红衣大炮确实威力惊人,但是也有短板。其一就是制造水平有限,基本上只是上万人的军队才能配备几门大炮,上百支火铳,在大规模骑兵作战的战场上,这些东西能发挥的作用远没有想象中的大。而且无论是火铳还是大炮,都缺乏机动性,攻坚战和守城战好用,不代表平原战也有用。主要是还没有形成规模,无法融入战法,抵御骑兵冲击。而大炮更是沉重,很难搬运。其三就是跟气候有关,草原一到了雨季,便连绵阴雨,无论是大炮还是火铳,一遇到水就失了效果。所以现在无论是火铳还是大炮都是锦上添花的效果,但是却无法左右战局。而太子殿下发明的地雷也是一样,只能提前布置,埋伏战,还不能算是尽善尽美。”

朱标虽然之前依靠着穿越者的智慧打赢过不少战争,但是他确实不是军事专业的,所以也没有考虑得那么全面。今天听到兵部尚书的分析,才明白自己终究是有些狭隘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战役,又岂能是几支火铳,几门大炮能决定的?自古以来能以少胜多者,都是依靠着天时地利人和,武器很重要,但是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后世不也出现了,在武器装备绝对落后的情况下,仍然打赢了侵略者的情况么?只能说打仗不是小孩过家家,不能纸上谈兵。想得再多再好,也得有精于指挥的将领,还有悍不畏死的士兵。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尚书大人不愧是打仗的行家,这一番观点确实让我受益匪浅啊!只能说我还是缺少战场的淬炼,还得学习啊!”

兵部尚书也是一笑,然后拱手说道。

“太子殿下智慧过人,光是开发武器,以及建国之前的几场关键战役,军事才华就展露无遗。但是太子殿下是治国的人才,所以没有将更多的心思放到这上面来罢了。否则太子殿下也必是一代名将。但是太子殿下的思路和建议,对于行军打仗确实有很有用,所以太子殿下也不用妄自菲薄。”

朱标心里暗想,早知道我也去凤阳军事学院进修一下了,这事还是怪老朱啊,他光想着让我干活,成为政商界人才,但是这带兵打仗就有所欠缺了。回去赶快多看看刘伯温留下的兵法,多学一点是一点,打铁还得自身硬啊!

朱元璋听着他们二人的漂亮话,也是忍不住笑了。

“别老说那些漂亮话了,打仗可不只是堆人命,最重要的还是指挥者的水平,以及后备的物资药品,粮草兵器。换句话说,打仗也就是烧钱。但是这钱又不得不烧,毕竟咱也得一下子把对方打趴下了,他才不敢再蹦跶!”

朱元璋一语道破天机,这么多年,徐达常遇春带兵横扫四方,好不威风。但是重要的还是后方稳固。朱元璋、李善长、刘伯温他们,给他们调集粮草器械,筹钱,才能让他们肆意挥霍。要不然打着打着就没钱了,那士兵吃不上饭还不得哗变啊。

“标儿,钱粮这些事一直都是你管的,咱也一直没问你攒了多少钱。这样吧,朕要是派出去三十万大军,你能为大军准备多少军费?”

朱标摸着下巴,非常淡定地来了一句。

“既然父皇说要打了,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一百万两银子可够?”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