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观音设局降灾殃,圣才献穗镇唐皇(2/2)
白墨望向面前纷纷跪地,祈求拯救泾河龙王的百姓,神色温和道:
“你们的心意我明白了,放心,你们的龙王爷不会有事。”
另一边,泾河龙王等到子时前后,收了云头,敛了雾角,径直来到皇宫门首。
言罢,白墨身影一闪,便在庙中消失不见。
此时,唐王李世民正在梦中走出宫门,漫步于月花阴下。
忽然,龙王化作人形,上前跪拜道:
“陛下,救我!救我!”
李世民正于宫中踱步沉思,只见一道黑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目光微凝,打量着眼前身形佝偻的泾河龙王,沉声道:
“你是何人?为何深夜现身于此,又这般行色匆匆、跪地哀求,朕当救你,且把缘由细细道来。”
泾河龙王身躯伏得更低,鳞片在烛火下泛着灰败之色,卑微的说道:“陛下乃人间真龙,身负天命,泽被苍生。‘
“臣不过是有罪业龙,如今大祸临头。”
“前日臣因触犯天条,行事有违天道规则,玉帝判臣当由陛下贤臣人曹官魏征处斩。”
“臣思来想去,走投无路,唯有陛下能救我一命。”
“特来深夜叩拜圣君,只望陛下念在臣往日司雨护民的薄功,救我一命!”
李世民听闻,眉头轻皱,略作思忖后开口道:
“既是魏征处斩,他身为朕的臣子,朕救你。”
“你放心去吧,朕自会保你平安。”
泾河龙王得了承诺,心中大安,叩首谢恩后起身离去,忐忑的返回泾河龙宫。
泾河龙王刚踏入自己的寝宫当中,便发觉龙床上竟端坐着一人。
他反应极快,当即抽出宝剑,直指床上之人,厉声喝问:
“你是何人?为何会擅闯本龙王的寝宫?
从中传出一道声音:“泾河龙王,你当真觉得自己能活命?”
“指使百姓去抓鱼的正是那算卦之人,他既有这般大本领,怎会看不出抓的是你的龙子龙孙?”
“他显然早就看出来了,却还故意每日让人去抓,就是为了引你上钩。”
“他明知你是龙王,还故意与你赌斗,且有通天手段,能上天请玉帝下旨令你降雨。”
“泾河龙王,你难道觉得他这么做,仅仅是为了逗你、吓你,然后好心给你指条活路嘛?”
泾河龙王听后,顿时颓丧地松开手中宝剑,“啪嗒”一声,宝剑掉落在地。
他心中本就早有预感,自己是中了算计。
即便已去找唐王保命,泾河龙王心里依旧忐忑不安,被面前这人一说,心中最后那根弦彻底崩断。
他当即“砰砰”地朝着床上那人磕头,哀求道:
“还望先生救小龙一命,小龙愿献上神魂,供先生驱使。”
说着,泾河龙王一咬牙,将自己的神魂硬生生逼了出来。
床上之人这时显露出身形,伸手轻轻捏住那金色的龙魂,此人正是白墨。
白墨收起龙魂,面带笑意道:“你这小龙倒是机灵,若想保住性命,听我吩咐便是。”
泾河龙王忙不迭连连点头。
只见白墨腰间的祥云袋悠悠飘起,刹那间,整个龙宫之中,除泾河龙王外,所有龙子龙孙以及众多海族,皆被白墨收进袋中。
等到第二日,白墨带着已然化为人形的泾河龙王,前往皇宫面见李世民。
唐王李世民见到白墨,面露欣喜,说道:
“先生果真是大才,为我大唐贡献卓着,今日得见,果然不同凡响。”
白墨化作的青年书生,面对李世民丝毫不敢托大。
毕竟眼前这位是人皇,在人道气运的加持之下,确实具备诛杀自己的能力,只是李世民本人尚未察觉罢了。
白墨笑着说道:
“陛下过誉了,臣不过做了天下人皆会做之事,先前传授的内容,不过是借前人之功,实在不敢独揽功劳。”
是啊,白墨所传授的,皆是前世蓝星上无数默默无闻的农学家,历经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不懈奋斗,才探寻出的,能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的方法。
白墨将各类农作物知识,以及前世诸多农业方面的见解整理成书,呈递给唐王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此书,仔细翻阅起来,看着看着,他的手越发颤抖。
“爱卿,你书中所写的一年三熟,亩产八百斤,可是真的?”
李世民的声音也带着些许颤抖:
“还有后面提到的平民也能穿得起棉花,以及那些足以改变整个大唐的科技,都是真的吗?”
虽说书中部分内容李世民一时难以理解,但那一张张预想图,以及每件物品大致的发展方向,都令他大为震撼。
白墨点头,肯定道:“自然都是真的。”
说着,白墨一挥手,从祥云袋中取出一捆麦子。
白墨从中抽出一株,递到唐王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见状,有些吃惊,问道:“爱卿莫非是神仙?”
还没等白墨回答,他的目光就被白墨手中的麦穗吸引住了。
只见那麦穗上的麦粒,竟是普通麦穗的三倍有余。
这麦子自然是白墨精心培育的,他以各种灵气灌溉,促进其生长,并不断进行杂交,才培育出这种既能在凡间生长,又能保持高额产量的品种。
白墨说道:“陛下,只需让百姓种下我手中的麦子,便可保大唐永享万年昌盛。”
“万年昌盛”这几个字,震得李世民心脏都停跳了半拍。
李世民朝着白墨深深鞠了一躬,白墨赶忙闪身避开,人皇的鞠躬他可不敢接受。
李世民诚恳地说道:
“虽不知先生是哪路神仙,但为我大唐百姓做出如此诸多贡献,本王愿将国道改为大圣教,各地都建立大圣庙,日夜供奉上仙。”
白墨连忙说道:“陛下不必如此,也无需称我为上仙。”
陛下乃是人皇,即便见了那天上玉帝,也当是平起平坐。”
“陛下若再向我鞠躬,可真是折煞我了。”
李世民见白墨如此说,慌忙道:“爱卿可莫要乱说!”
“我虽贵为皇帝,又怎能与天上玉帝平起平坐?”
“举头三尺有神明,爱卿这般言论,恐怕会遭天谴,惹得那天上来人抓拿爱卿。”
李世民历经岁月,也曾率军出征,是真真切切见过有神仙出手相助。
他心里明白,自己这皇帝之位,在那群神仙面前,在那群神仙面前完全就是摆设。
若是天上神仙稍有不满,派个龙王使自己的国家三年大旱,再降下地震海啸,即便自己是贤明君主,百姓也定会高呼自己得位不正,是昏聩之徒,刚一登基便招来如此天灾。
李世民平日里饱读史书,深知每个朝代的覆灭,大多源于天灾致使民不聊生。
只要百姓尚有活路,便决然不会造反,而天灾往往就是压垮王朝的最后那根稻草。
李世民心中清楚,自己虽然是皇帝,但是天的神仙跺跺脚,自己的皇位就可能保不下来。
见李世民如此忧心忡忡的模样,白墨出手安抚了他,随后问道:
“陛下,您可知人皇与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李世民疑惑地问道:“最大的区别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