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对牛聊天(1/2)
同时陈念命令将工厂南面的一大块土地进行开发,这是一片开阔的小土丘,种一些水果蔬菜倒也不错,现在三洲街区搭建围墙已经不需要再通知军委会了,自从三洲街区的建制成立,便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政府,很多事情陈念都可以自己做主,包括土地划分以及房屋的建设。
现在军管会对这些事情已经不在意了,现在主城区都管不过来了,更何况这些边缘地方,因此,像这种小事情,陈念都可以做主。
而比如涉及违法犯罪的事件上,三洲街区还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如果发现有人违法犯罪,三洲街区可以直接按军法处置,毕竟特殊时期用重刑,这同时也保障了三洲街区的治安,如果没有严格的管束,现在的三洲街区也就乱套了,不过,这种政策,不仅仅三洲街区有,其他的街区,包括主城,都在实行军事化管理。
除此之外,保安团的规模也扩大,很早之前,工厂的保安团只有十多人,现在随着人口的增多,保安团的人数也逐步增加,现在已经扩展到40多人。
而养殖场经过应强的经营,此时的面积也比之前更大了,养殖场本身还有丰富的海产资源和之前一些农田,种植着一些蔬菜和水果。因此基础的条件反而比三洲更好,进而有更多的人来这里定居下来。
而随着人数的增多,应强也从这些人里吸纳一些优秀的劳动力,来扩宽保安团的人手。
同时,在里面的空地上,也开始建起了许多新楼,新的宿舍现在也在大规模的建。
随着养殖场进入大建设,应枪带领的保安团的人数也已经超过了工厂这边。养殖场的居民人数多,同时面积也是三洲街区自身的好几倍,需要足够多的巡逻队进行巡逻。
不过,陈念允许应强扩大保安团士兵的数量,也有一部分别的心思。在应强出发之前,陈念告诉了他两件事,第一件,陈念要应强去建一个后方的粮食种植基地,保障三洲街区的粮食安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陈念想培养一批精英的军队,而这批军队,必须离开军管会的视野,那么养殖场便是一个最好的地方。
不过养殖场刚开始建设的时候,倒是出了不少问题。虽然招了那么多流民,但是好多人都是城里来的白领,十指不沾阳春水,干活是不情不愿的,甚至有些人不干活,光等到饭点的时候,就过来领饭,这样的行为让养殖场其他的人都看不惯了,最后把情况反映到应强那里。
看到这个情况,应强也发了脾气,告诉那几个人,要么走人,要么就好好赶回,最后还赶走了几个人,这才使这些城里来的白领不再偷懒,认认真真的干活,接到种菜任务的就老老实实的种菜,捕鱼的捕鱼,修墙的修墙。
但之后也发生了一些情况,被赶走的那些人没走太远,又回来偷偷搞破坏,结果被保安团的成员发现,应强本想好心制止他们,结果没想到那些人反要抢保安团的武器,最后保安团的队员只能鸣枪示警。
最后倒是伤了两三个人,之后应强把这件事上报给陈念,请求处分,对于这种事情,陈念听到了前因后果,没有因为保安团开枪的事情处理保安团的队员,反而是让应强将那些捣乱的人全部关进了临时监狱,这让应强都意想不到,而陈念则是说这是一件恶性事件,保安团的成员只能奖不能罚。
将那些人关进临时的禁闭室后,陈念才发现似乎没有管理犯人的地方,于是吩咐应强在养殖场里建设专门的看守所。这样一连串举措下来,养殖场的一些有小心思的人,也安分下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