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先天一气三清罡,金口玉言无音雷(1/2)
李休纂踏云而来,却见之前的三位各站在一朵青莲旁边的一面荷叶上。
彼此气氛不说像是之前那般融洽,也可以说是剑拔弩张了!
那每一面荷叶都好似一亩碧玉方塘,横陈在这幻月湖上,煞是翠绿可爱,晶莹的水珠在荷叶上随风滚动,映照出万点霞光。
乃是危险至极的蜃楼光!
但这三人浑不在意,任由明月在水珠的倒映之中变幻。
崔啖和李休纂踏云经过。
虽然这青莲乃是距离他们最近的一朵莲花。
但远方这般小山似的莲花还有数十朵,这些人脚不挪步,就显得有些奇怪!
崔啖侧头看了一眼,只见青莲含苞之间,一枚青翠的神符一闪而过,登徒子在他眼中张大了嘴巴。
仅仅只是看了一眼,崔啖的目光便再也离不开了!
“先天一气三清神符!”
此言一出,李休纂登时回头,纵身一跃向着青莲旁边的一朵荷叶落去。
半空之中钱棠袖中青蛇斩出一剑,知晦和尚也顺势拍出一枚大手印,高昭更是打出一击《黄鸟》!
李休纂持着罗天六字真言,在半空之中,‘典’‘崩’‘急’三字连发,生生打碎了朝自己拍来的大手印,口吐真言定住了那一道剑光,唯有浩荡苍茫的前古道法——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秦人昔年所创,甘愿以身为殉,祭祀苍天打出的前古道法‘黄鸟’。
那高昭随身佩戴的琳琅神玉共鸣出一只巨大的黄鸟,一爪撕破了李休纂玄甲之上飞起出的禁制,甚至在他身下的荷叶上亦留下三道爪痕。
李休纂踉踉跄跄落在了残荷之上,怒视三人。
钱棠收回飞剑,对旁边的知晦和尚道:“和尚,这乃是我道门的罡气,你一个修佛的跑过来干什么?”
知晦和尚转头对高昭道:“阿弥陀佛!施主既修古法,又何必来与今人抢夺一罡气呢?”
高昭瞪着钱棠:“兄台既已结丹,何必与我们这些不成器,未结丹的修士抢夺着结丹所需之罡气?”
李休纂转头问崔啖道:“不是先天一气三清神符吗?怎么他们抢的都是罡气?”
崔啖苦笑道:“那先天一气三清神符镇压着三道清气,乃是九天之上品质最纯粹的罡气所化,任意一道罡气都莫约有一石之多,足够一根基浑厚的修士炼罡还有剩余。”
“九天之上品质最佳的一口罡气,在地仙界也不算特别珍贵吧!”
李休纂疑惑道:“毕竟地仙界本源深厚,哪家没有能飞遁至天罡大气之上凝练罡气的法宝?就连大魏都有冰井台能催动飞升至天上三万里之高,便是九天清气所凝练的罡气也……哦!那三道罡气不会是三清仙罡吧!”
“正是三清仙罡……”崔啖看到那三人眼神略微发生了改变,已经后悔这么光明正大的说出来了。
罡煞之气,乃是性质极端的元炁,被仙秦方士们依照清浊划分为罡煞。
然后根据其玄妙,排列出三十六天罡之气,七十二地煞之气!
其中性质最‘清灵’,位于九天最高处的九种清气之罡,便是九天青罡。
钱晨昔日祭炼浑天青罗伞的浑天一气清罡便是其一。
但九天清罡之中,亦有三种近乎仙气的罡气。
太清玄元仙罡!
玉清元始仙罡!
上清玉宸仙罡!
它们随着三位道祖在天界最高处开辟三清天而诞生,承载了三清天的道韵,故而便是地仙界最高处,浩浩荡荡清气凝聚成‘天’。
天道显化的地方……
此物也只有少许感应了三清天而诞生。
三清天乃是三位道祖所开辟,为道门亿万仙人寄身的一处广大天界,三位道祖的意志便是这三个天界的天道,道祖的道韵流出化为了三清天浩浩荡荡‘始’‘元’‘玄’的祖炁,而吐纳此炁,便可参悟三位道祖凝聚的‘仙道’,也即是‘仙人’这个称呼的来源。
因此秉承三清天而诞生的三清仙罡,便是货真价实的仙气!
就是连元神真仙想要收集,亦只能将元神遁至地仙界这等天界的最高处,在九天清气之中一点一点感应三清天的所在,将之提炼出来。
如这般浓厚的三清仙罡,每一道都需要一位道门元神真仙近乎百年不眠不休的苦工!
“昔年地仙界开辟天界的时候,神朝便会向臣子发放这等仙罡为俸禄!”
“仙汉武帝时期,依靠承露盘运转地仙界日月亦能提炼一点仙罡之气,但就连仙汉都发不起这般俸禄,一石仙气要混着九百多石日饵月华,炼制千石灵丹充当朝廷内两千石元神真仙的俸禄。”
崔啖感慨道:“这等仙气,就连元神真仙都要苦苦提炼,炼化为凝练元神的元炁。”
“更何况是我等这般的小修士?”
“这等机缘谁都不会放弃……看来只有一战了!”知晦长叹道。
原本他们三人剑拔弩张,但好歹三人分三道仙气,还是能勉强分配的。
现在又来了两个,这下不打起来都不行了!
李休纂听了也是久久沉默,好不容易才憋出来一句:“如今朝廷发的俸禄都是灵谷了!仙汉居然发灵丹?三大神朝更是发仙气?”
“这地仙界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崔啖憋道:“朝廷发给普通官员的俸禄是灵谷,但对于外朝真正的大员,乃至那些阴神、阳神的大修士,甚至是元神真仙,都有额外的赏赐!诸如云精水华,真火纯阴等等,别告诉我你爹没有?”
“也就几斗云精之气罢了!”李休纂索然无味道:“不如三清仙罡的一根毛!”
旁边的三位仙门修士口中发苦。
钱棠捏了捏袖中的飞剑,忽而道:“我吴越剑阁给真传的补贴是每年一张真符!”
“为了炼制这把本命飞剑,我存了五十年,还要加上族中的赏赐。”
知晦握紧了那一串菩提子念珠道:“贫僧每年辛苦操持俗务,加上读经,为檀越善信念经法会的善功不过三千。”
“积累数十年,亦才得了几件随身的佛宝。”
“这菩提念珠,还是我在无遮大会中说法第一,得了寺中长老的厚赐……”
高昭冷冷道:“我身上的玉器,大部分都是家父留下的!”
他说起来突然想起自己的白鹿皮冠,更是神情黯淡。
“那白鹿冠乃是我及冠之礼,由公族赐下的,我父亲亲自为我戴上,然后便为了还公族之厚爱,参加了洞天抵御外魔侵袭的一战……”
他喃喃道:“只有姜族最为出色的族人,才能佩戴白鹿冠!”
这几句话下来,众人皆心知。
不会有人再放弃了!
李休纂提了一口气,缓缓吐出:“如是,那就各凭本事罢!”
就在这时,远方又有几人乘云来到,其中一人亦修有法眼,眸子之中有三道光圈,一道金色黯淡,一道银色微亮,只有一道赤色散发灼灼神光。
“不好!是河东的裴二柯……”
崔啖脸色一变,道:“此人天生灵目,与王家王戎的窥日神眼齐名,乃是一双窥探地脉风水的天星法眼。只不过早早就被精修阵法术数的太乙宗峦头派收入门下,传授金锁玉关诀,久不出世!”
“因此才未列入上一代神州二十八字。”
“未想到这长安秘境出世,居然连他也引来了!”
钱棠也飞快道:“天星法眼一扫定能窥破青莲中所藏之物,旁边的几人亦是北方世家这一代的俊秀……”
“先联手!”高昭断然道。
“好!”
几人也纷纷同意,五个人争也好过数不尽的人争!
裴二柯的目光看了过来,他深深凝视了几人环绕的青莲一眼,面色古怪,随即就移开了目光,看向湖中开得最为热烈的一朵红莲。
径直而去!
身后一半人跟着过去了,另一半人却迎了上来。
钱棠一剑斩出,在湖面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
剑气割裂如镜的湖面,久久不能愈合,稍后才有雷音传来,震动水面的明月泛起涟漪!
“来者止步!”
钱棠厉喝一声。
这时候有人手中宝镜一翻,照了青莲一下,偷偷放在掌心窥看,随即朗声笑道:“几位道友说笑了,这里是楼观福地,乃是前辈真人给天下人的机缘,并非你一家一姓之地,谈何止步?”
“李二郎,崔九郎!”荥阳郑氏的郑愔笑道:“大家各凭手段就是……”
“小心!”崔啖道:“都不是易予之辈。”
知晦道:“郑愔佛道双修,我去他家讲过一卷经,其父郑鲜之于佛法造诣极深,专攻于神识,几近不灭!”
“急!”
“崩!”
“孝!”
李休纂持着三字真言,为几人加持,钱棠飞剑虚斩,剑速再快了三分,而知晦则感觉到诸佛菩萨对自己念力的加持一下强了七分,捏着的手印佛力更加沉浑。
而高昭继续念诵《黄鸟》,上古时期的道法神巫混杂,竟然在几个维度都得到了李休纂的加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