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顶针儿(2/2)
牛爱华从炕上的炕琴抽屉里头拿出来早就准备好的硬布和针线,麻绳。
现在穿旧了的衣服他们都不舍得扔,都会拿来做成鞋垫。
她稍微一欠身,询问道:“丫头,你告诉大妈你想要缝个什么样的?”
现代的鞋垫子几块钱就能买一双,但是在当时那个吃不饱喝不暖的粮食,如果能收到一双鞋垫子,也是很高兴的事。
“想缝什么样的都行吗?”安愿好奇的看。
牛大妈手工活好,如果平常孩子管不了的时候她就会去地里赚几工分,回来继续奶孩子。
“可以啊,而且你还可以选个颜色。”
她把自己珍藏的红色和绿色都拿出来了,那可是她压箱底的好东西。
红色鞋垫一般是新娘子嫁人的时候会垫在鞋底的。
安愿却对那两个在七零年最热门的颜色没什么兴趣,她随手指了个黑色。
“我喜欢那个。”
大妈错愕之余不忘再问她:“你用黑的就行?”
姑娘家家的不都是喜欢艳丽的颜色嘛,没想到安愿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大妈没有多说,就开始一步一步的耐心讲解。
“那要绣上花纹不?要牡丹还是月季?”
安愿思索片刻,说道:“可以绣字吗?”
“当然行,但是大妈不认识几个字,那就要你自己摸索着来了。”大妈拧眉道。
她没啥文化,绣出来的字都歪歪扭扭,跟狗爬的似的,这点她真的帮不上忙。
“我自己来就好。”
这时候家里头没有什么先进的机器,鞋垫是用针一下一下的给缝出来的。
很多儿女离家的时候,母亲都会做两双鞋垫子带在身上,包含了母亲的思念和祝愿。
手工鞋垫这更像是一种感情的寄托和传递。
牛大妈从炕琴里拿出来好几双她自己做好的摆在床上,表情得意。
“怎么样,大妈绣的还不错吧?”
她对于这种手工活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再看炕上的鞋垫,有红眼睛的小兔子在吃草的,有牡丹月季的,还有写上喜庆红双“喜”的。
在丰收村,没有一个姑娘是不会手工活的,她们没成年之前就天天跟着妈妈学缝绣。
这样去了婆家人家才不会被冷落,被说什么女人活都不会干。
“你们城里的女娃是不是都不学手工活?”牛爱华一边演示手法一边随口唠嗑。
安愿点头,鹿眸思索片刻应声:“城里头卖的东西挺全的,几乎用不着自己动手。”
她说的城里是现代。
牛大妈了然的点点头,“等冬天的时候,你们知青也就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
“你到时候还想学纳鞋垫,就到大妈这里来,我们村里的老婆子和年轻媳妇儿天天凑一块纳鞋底聊天。”
她热络的邀请安愿。
安愿笑着点头,她也能想象到冬天外面大雪纷飞,他们一群女人坐在炕上,一边做手工活一边聊家长里短的时光。
牛大妈演示的差不多了,就把手指上的顶针儿取下来,戴在安愿的手指上。
看着有些大。
顶针儿是每个做手工活的女人必备的工具,上面有很多孔洞,干活儿的时候戴在手指头上,就不会被针给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