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五百八十八章 先发后发(2/2)
以步军为箭头,让骑军得到最大的空间,随时保持攻击力。换了是自己,也会采取与曹真一样的战术,看看敌军的举动。
到底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根本不会有统一的答案,两强相遇,形势多半会在不停切换之间,看谁的反应更快。
曹真亲率靠左的两队士卒,向左侧的同袍靠近,最右边的一阵,依旧在保持着监视之状。他要留下后手,应对各种变化。
我的决定做出来了,接下来,就轮到你了,会如何应对?
做出决断的瞬间,曹真的心中判断有二,一是陷阵军跟上自己,和友军遥相呼应,二是放下自己,攻击外侧的青州营。
无论对手选择哪一个,曹真都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应对之法。遥相呼应的话,他会控制好距离,保持对对面的牵制。
你不动,我也不动,然后缓缓靠近,争取短兵相接的机会。哪怕在拉扯之中,被对手占到一点便宜,也在所不惜。
若是敌军用速度优势,去攻击最外侧的青州营士卒,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占优的当然是陷阵,这个问题,不用讨论。
但我还有两队人马就在右近,除非你可以赶在我回援之前,将最外侧的阵型彻底杀散。即使是陷阵一军,也做不到这一点。
而一旦双方进入交手,曹真的选择空间就会大了许多,他可以根据战局的形势,来决定增援的速度,从而牢牢抓住对方。
八百陷阵,看上去人数不多,却拥有极强的战力。更关键的事,在魏延和邢道荣分别出击之后,它就是定边最后的机动力量。
只要将陷阵的骑马步军缠死,曹真甚至可以不惧魏延和邢道荣的夹击,他相信,乐进将军让他率军出击的目的就在于此。
一旦敌军做出夹击的动作,乐将军的后援是不会坐视的,到那时,敌将如果过于恋战的话,青州军甚至有……
曹真告诉自己,不要再想下去,那种美好的形势,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的。且自己心中想到的两种应对,陷阵未必会用。
第三种,第四种,我想不到,不代表敌军想不到。让他们先出变化,我还能再谋应对之法,这便是后发制人。
实战,永远是年青将领成长最快的所在,曹真如此,魏延和邢道荣又何尝不是?后者此时的眼光,看了过来。
“我是否要分出一部,助陷阵同袍歼敌?眼下有战斧队在,我军步骑配合,还能保证攻势,可否有,一击必杀的把握?”
心中转动着念头,邢道荣在不断的思考,但他不会在此时下令。
因为之前,他将指挥权,交给了参谋。战场还有一个大忌,就是令出多门,相信前者比自己更有经验,能抓住关键。
不过那也不代表,什么都不用做,判断战局形势,是随时要进行的。同袍的指挥,肯定有值得自己学习之处。
邢道荣自己可能不知道,那还是他第一次在战阵之上,能有余力去同时关注两处战局,脑海中的思索,亦是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