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8章 相互制衡,利益共同体(1/2)
“除了上述之外,工长和线长我的建议是前期只需要会管理就行,但后期至少要郡学毕业才可以担任,再优秀的外人也不如从自家成长起来的子弟信任度高。”
“注意,哪怕是郡学和大学毕业的子弟,也必须得从最基础的工位做起,而非一上来就能担任管理的位置。”
“从普通工匠到工长、线长,再到议会长,在这个过程中,从管理一条流水线到全部,再到整体的村镇管理,一步步的晋升,既懂技术又懂管理,避免外行指导内行。”
“从经验管理过渡到系统性的管理,我们不能说刚开始是做漆盒的,那就一直做漆盒,能不能扩展一下类别,增加竞争力、分担风险?”
“大致上就是这些,有些可能没有讲到,诸位大人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我们再探讨。”
……
张子兴结束了分析,微微的喘着气。
年纪大了,一口气讲这么多还是有些累的。
而众人,不止是四司官员,连左右侍郎和尚书毕自严都宛如凝固了一般,眼中满是恍然大悟、震惊、羞愧之色。
恍然大悟和震惊的是他们猜到张子兴既然敢提这个事儿就意味着有些了初步的想法,但没有想到竟然已经是初步的完整方案了。
只需要稍加整理,就能找个地方试点用起来了。
缺乏积极性、管理者权力垄断、分配不公、官商勾结等等过去制度中的弊端至少目前来看是已经解决了。
羞愧的是,之前他们还讨论族长担任集体的管理,但现在张子兴的提议直接将族长排除在外了,甚至可以不用自己族人,连制衡手段都想好了,还可以这么玩。
而且连集体的长远发展都考虑到了。
待众人消化了张子兴之前的分析之后,曾献提着茶壶走到张子兴身前,一边倒水一边道:“张掌柜的,本官有一个问题,虽然可能出现的几率小!”
“多谢曾大人,大人请讲。”
“是这样的,如果集体工坊的工人联合起来反对工长和线长、议会,例如说调整工钱、分红模式、管理问题等等,反之也是一样,这种该怎么办?
毕竟来说大家伙儿都是出了银子的,都是有话语权的。”
众人瞬间眉头紧皱了起来。
议会、工长、线长与工匠们是唇亡齿寒、相互依赖的关系。
没有工长们的管理,货物就卖不出去或者说卖的不好,没有工匠们的工作,就无法制造货物,工匠们和工长们都赚不到银子。
两败俱伤的事情虽然不大可能会出现,不代表着就不会出现,万一呢?
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
“诸位大人应该晓圩长制吧!”
“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