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土地三板斧,为了工业第一斧(2/2)
因此,在干部们积极沟通的同时,在各地执行剿匪任务的军队也开始对1部分态度恶劣的士绅进行打击,以杀鸡儆猴。
随后,当地的民兵也在军队的领导下,陪同干部督促两项政策的落实。
现阶段的政策还是比较温和的,如果依然不服从,那就真的不能怪左孝威心狠手辣了。
在两项政策的推行下,仅1901年下半年,就有3百多万人被从传统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而这1数字仍在以几何倍的速度增长。
3百万人对于中国的人口总数来说可能看不出来什么,但放在其他大部分国家,那都是1笔巨大的人力。
随后,这部分人又将以约19分的比例向工业和边疆屯垦分流。
数十万人涌入工业领域,这意味着又是数个大型工业基地的出现。
而涌向边疆的百姓又将为边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边疆的经济发展,至少,对解决当地驻军的粮食问题是有着很大的缓解的。
但庞大的人流又对交通提出了要求,苏浙鲁等省的人还可以走海路,政府出资建造了大量的短途移民船。
而对于内地的各个身份来说,6路要难走的多,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那几乎是要以人命趟出来的。
左孝威做出决定,暂缓建设其他铁路,而集中精力建设京沈铁路、长哈铁路和秦豫铁路,尽快完成通往东北和西北干线的建设。
在建国之初,交通部定下了两横两纵的“井”字铁路网,其包含9条主要铁路,京哈线、京汉线、粤汉线、京沪线、沪湘线、湘黔线、黔昆线、兰新线、陇海线,这9条铁路及换乘站共同构成了自哈尔滨至广州、北京至杭州、海州至迪化、上海至昆明的4条大动脉。
这些铁路线建设进度不1,但国家力量有限,在战争面前只能先集中力量修建京哈线、兰新线和陇海线。
而正在修建的京沈、长哈铁路属于京哈线,秦豫铁路属于陇海线,这两条铁路都与移民实边政策息息相关。
为了更快的建设东北的铁路,6军、公安部与交通部共同组建了3支筑路兵团和铁路警备联队,共计2十7万人。
为了解决东北铁路建设的原料问题,1座崭新的钢铁厂以极快的速度在沈阳拔地而起,1边建设1边生产。
这座钢铁厂名为“沈阳第1钢铁厂”,1901年3月开工建设,1902年1月炼出第1炉钢,建造速度让英国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这座钢铁厂重工业部出资59,国内筹集资本6,剩余均为英国资本。
该钢铁厂将分3段建设,第1阶段在1902年4月建设完毕,月产钢08万吨,拥有配套的轧钢厂等,可承担铁轨生产工作。
而西北的钢铁厂的建设则不容乐观,因此,秦豫铁路的钢轨主要来自于徐州和武汉,通过郑汉铁路、郑济铁路和水路运输。
在铁路建设的同时,两座军工厂也在东北和西北开工建设。
1901年7月,沈阳兵工厂开工建设,兵工厂下属枪厂、火药厂、刀具厂、小炮厂、大炮厂、枪弹厂和炮弹厂等7个厂,种类齐全,可以生产除150及以上重炮外的所有制式装备。
其预计单月产能可达到步枪4700支,重机枪51挺、各式迫击炮193门、大炮68门、手榴弹4万枚、步枪弹98万发、机枪弹22万发、炮弹89万发,各式火药2十吨,刺刀铁铲、铁镐及军刀16万具。
1901年10月,兰州机器局的改组重建工作正式开始,这里将建设1座月产585支步枪,8万发枪弹和4千发迫击炮炮弹的中型兵工厂,同时可以组装和修理重机枪、75大炮等器械。
在中国大建工业的同时,沙俄也在疯狂的备战,欧洲的工业区生产的钢铁、铁轨和军械通过铁路向着东方运输,越来越多的俄国军民在沙皇的1纸调令下冒着风雪赶往中亚。
除此之外,沙皇还不顾恶劣的施工条件下达的命令,要求加快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以便于可以投射更多的力量到东方。
相比于另1个时空,中国在边境的力量更强大,沙俄能够征发的华人远少于另1个时空,仅有数万人,因此,几十万华工尸骨扑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两边的惨状并未发生。
但在沙皇疯狂的命令下,数十万鞑靼人、哥萨克和斯拉夫人依然冒着风雪抢修铁路,每公里便有数人乃至数十上百人倒下。
在西伯利亚与中原、东北,上百万人投身铁路建设工作,两国铁路里程飞速增长,中俄两国每天都有数十公里的铁路落成。
交通与工业,是战争之下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