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 胤禛励精图治(2)(2/2)
从始至终,你也是我心中最合适的皇帝人选。
就像你相信我不会做对江山、对百姓有害的事那样,我相信四哥会青史留名。
百年后,等百姓们再提起四哥时,定会说雍正皇帝勤于政事、朝乾夕惕、无愧国民。”
“真的嘛?”
胤禛端着茶盏的手微抖,他压下翻涌不止的泪意,颤声道:
“四妹,说来不怕你笑话。
以前没坐上皇位时,我成日里琢磨的都是如何让皇阿玛满意。
现在得偿所愿了,我又日日思忖如何能让天下百姓和朝野上下满意。
我怕背离了为国为民的初心,怕辜负了皇阿玛的期望,更怕真落得皇额娘所说的下场。”
说完,胤禛使劲仰了仰头,把茶盏里的水一饮而尽。
林棠闻言微怔,她低头看了眼胤禛头上不知何时生出的白发,伸出手安抚地轻拍了两下胤禛的肩膀,语气温柔又坚定:
“真的,四哥,你会青史留名的。
我、诸位兄长、弟弟和妹妹们也会陪着你的。
我们会和你一起让大清变得朝政清明、人才济济,百姓安居乐业。”
“好!”
胤禛用力压下心底的酸涩,掷地有声地回答。
次日,雍正二年,正月初一。
林棠去信根扎布多尔济,让他派亲信从清水县私库中取万把连环火铳送到年羹尧手中。
胤禟给胤禛上了道要在两广地区自费开设学院和图书馆的奏折。
收到折子的胤禛神情凝重地想了半日后,又把林棠召进了宫。
猜到胤禛意思的林棠不待胤禛开口,便主动道:
“四哥,过完年后,我会跟九弟一块去两广地区。
若是你放心我的话,我愿意暂时担任学院院长三年。
我会帮九弟好好办学,为大清培养出更多的航海和外语人才。”
“正合我意。”
胤禛提笔,笑着在胤禟的折子上批注“准奏”。
三个月后。
年羹尧凭借军事才能和先进火铳平定叛乱。
林棠和胤禟在两广地区开设的航海和外语学院开始招生授课。
乾清宫里的胤禛照旧起早贪黑地批奏折。
除此之外,在与文武百官几度商议后,胤禛采用雷霆手段在全国全面推行“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
所谓“摊丁入亩”即不再以人为单位征收丁税,而是将丁税平摊到田赋中,按实际拥有的土地征收统一的地丁税。
土地多的士绅阶层多交税,土地少的农户百姓少交税。
远在两广地区的林棠得知此事后,笑着对胤禟道:“九弟,你看,我就说四哥会是个好皇上的。”
胤禟撇了撇嘴,“四姐,你莫不是忘了,照新的赋税制度来算,你每年可是要多交很多地丁税的。”
“我缺那点交税的银子?”
林棠没好气地反问了句后,转头看了两眼不远处扬着笑脸的学生们,放柔声音道:
“再说了,假若我多交百两赋税,便能多十个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那我愿意多交点税。”
“可不是谁都像四姐你这样想的。”
胤禟压了压语气里的幸灾乐祸:“四姐,老四这新政影响最大的除了百姓,便是私田众多的士坤。
若是他们闹起来,那可真够老四发愁的。”
“嘿,你这是想看四哥笑话?”
林棠抬手打了下胤禟脑袋,胤禟连忙退后两步,略带委屈地道:
“我哪敢呢?老四可是皇上,又有四姐你护着……”
“行了。”
林棠懒得看胤禟装模作样,她果断换了个话题道:“先前让你打听的事怎么样了?”
胤禟愣了下,转瞬想到什么的他笑眯眯地凑到林棠跟前,压低声音道:
“四姐,我都打听清楚了,洋人(英国人)在天竺(印度)做鸦片,再偷偷运到两广、福州等地散卖。”
说完,胤禟又悄摸摸地上眼药道:“四姐,我还打听到,老四没登基前,洋人不敢多运鸦片入大清。
但老四上位后,他放开海禁,导致洋人一大批一大批地运鸦片进来。”
林棠没搭理胤禟的小心思,她旧事重提道:“九弟,你想不想报往日被倭国抢了货物的仇?”
“想啊!”
胤禟想也不想地回:“我老九做生意多年,除了自愿,还是头次吃那么大的亏。”
“那你这两日去找洋人买十万两白银的鸦片,再带五千士兵和火铳运往倭国售卖。”
说着,林棠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胤禟。
听出林棠未尽之言的胤禟咧着嘴笑了两声后,眼巴巴地看向林棠:
“四姐,士兵和火铳你给我吗?”
林棠点了点头,“我上折子跟四哥说声,就调兵过来。”
“行。”
胤禟攥紧拳头,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狗日的倭人,没想到吧!
他胤禟的仇快要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