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真的让他另眼相看了(2/2)
和珅站直了身子,清了清嗓子,大声开始背诵起乾隆皇帝的诗来。
和珅一口气背出了乾隆皇帝的五首诗。
乾隆皇帝折服了,感叹道:
“你简直是个天才!”
“谢皇上夸奖。”
乾隆皇帝哪里知道,和珅在咸阳宫官学学习的时候,他的业余时间,都花费在了这些事情上。
他的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走进乾隆皇帝的内心世界,去发现他内心的奥秘。
现在他终于学以致用了,岂能不高兴。
乾隆皇帝听罢,龙颜大悦,说:
“你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做御前侍卫的工作,太屈才了,可惜了。朕命你从即日起,做宫中的总管,随侍左右,兼任蓝旗副都统。”
和珅一听,心花怒放,赶紧跪下谢恩。
“谢主龙恩,奴才感恩不尽。奴才愿意一辈子侍奉皇上,甘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和珅虔诚地跪下给乾隆皇帝深深地磕了三个响头。
“起来吧。”
乾隆皇帝终于找到了一个有共同爱好和话题的人,可以陪他聊天谈心了。
从此,和珅的命运就和乾隆皇帝联系在了一起,乾隆皇帝再也舍不得让和珅离开他了。
和珅一直陪伴着乾隆皇帝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和珅无时无刻地不在演绎和践行着这样一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当然,和珅的命运转机也在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自此,和珅就一直侍奉在乾隆皇帝身边,不离不弃。
此时的乾隆皇帝已经六十多岁了,有点耳聋眼花,视力开始严重下降。
一天,乾隆皇帝坐在御花园里看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时分,他还坐在那里不愿回寝宫去。
此时的乾隆皇帝正在读《孟子》中朱熹批注的几行文字。
由于是批注文字,字体自然很小,犹如蚊蝇。尽管乾隆皇帝带着老花镜,但是他还是看不清楚,于是他便喊道:
“和珅,掌灯来,这些文字太小,朕看不清楚。”
站在一旁陪伴乾隆皇帝的和珅,赶紧过来说:
“皇上,是哪一章?”
“《孟子》这一章的。”
“皇上,是哪一句?”
“人之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是这一句的批注,朕看不清楚。”
“回皇上话,这一句朱熹的批注是:言水土平,然后得以教稼穑;......”
和珅没有看书,就如竹筒里倒豆子,一口气就把这句话的朱熹批注背了出来,其熟练程度令乾隆皇帝吃惊不小。
“和爱卿,朕真不知道你竟有如此超凡脱俗的记忆力,你不但能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还把批注烂熟于心,真的很了不起。”
“谢皇上夸奖。”
和珅自豪地回答说。
乾隆皇帝一高兴,干脆不回寝宫了,两个人开始背诵起《论语》来。
乾隆皇帝背《论语》原文。和珅背批注。
你一言,我一语,两个人背得不亦乐乎。
而且背高兴了,君臣两个人还对朱熹的批注提出了许多异议和见解,从而增加了他们两个人对《论语》的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