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适合搞冬水田(1/2)
李县令接着说:“每年春耕时虽然没下雨,但地里还是潮湿的,种旱地作物还好。种稻谷的地方就老火了,没水种不下去,想改种旱又不利水根本就种不了,就只能等天下雨。
好不容易种下去了,就开始天干,一直要到秋收才下雨,整整要下一个多月,秋收有影响,但能克服,因为前期天干影响产量,后期秋收下雨也影响收成,总之一句话就是收成是丰年的一半。
看产量不好,百姓就想把秋播搞好找补点回来,因为前面下雨一个来月,地里不透水,秧苗一直黄黄的,这是涨水了,等好不容易利水了又差不多该收获了。
产量还是不理想。要不然就是前面一个劲儿的下雨后面干。就这样年年收成欠佳,每年要交的赋税又少不了。好多人家税交了之后都没有余粮。”
蒋老说:“你没有向上面反应吗?”
李县令说:“怎么没反应?上面说,你这干旱不叫干旱,洪涝不算洪涝,灾又算不上,就是救'灾都排不上号,最多算减产。所以全县人的日子都不好过。”
蒋老说:“虽然难,还是能过得下去。”
“是啊!虽然交完税不剩多少了,但是老百姓挖挖野菜哄个肚子也能过。我这个县令没有本事,让老百姓没有衣服穿。有的一家人就一两件衣服,谁有事出门穿。”说着李县令就抹眼泪。
“怎么回事?”蒋老问。
“那些世家把持着纺织技术,民间只有最古老的织布机,织出的布只有一尺多宽,所以市面上的布就特别贵,气候没变化前百姓还勉强穿得起衣服,最近几年就特别艰难了,好多人就直接没有衣服穿。”
说着李县令的眼圈又红了。
蒋老说:“你这些问题放我们这里就不是问题,但是'在你们那里就比较难办。”
李县令问:“如果是你们这里会怎么办?”
蒋老说:“我们这里基本没有等天下雨才插秧的,都是季节到了从水库放水去插秧的。至于秋收下大雨我们基本上十年有五年都是。其实像你说的气候问题在我们这里就是常态化。
像秋收我们就用收割机,一台机器一天可以收上百亩,如果机器大一些收得更多,收完就送加工厂烘干。所以这些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是问题。”
李县令说:“那我们那里怎么办?有什么方法吗?”
蒋老说:“那就在上游修水库,再修渠道,然后插秧的时候从水库放水。”
李县令说:“听起来是个好办法,但是我们县里没有能力修水库啊!”也是穷得连衣服都没得穿那有能力修水库。
刘雪华说:“修蓄水池,我们这里以前也修过。”
王玥说:“可别说了,我们村里以前就修过,我都看见过废弃了的,村里老人说根本就没有怎么用过。”
王玥想了一下:“你们看留冬水田怎么样?我外婆家现在还有冬水田,这个投入最少。”
蒋老问李县令:“你们那里土质是比较泥呢?还是比较沙?”
李县令说:“比较泥,沙地很少。”
“地泥能留住水,这个适合搞冬水田。”王玥说。
蒋老说:“那你们以前怎么没想过留冬水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