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明机巧而不用(1/2)
陈淑娜想了一下说:“贾勇,今天晚上,我跟你于师父要去跟广艺的钱总谈点儿事,人去多了不方便。你晚上自己找个地方吃点儿饭。就别跟着我们了。”
贾勇答应了一声。三个人都不再说话,房间里安静下来。
贾勇觉得有些尴尬,就起身说:“师父,那我先去逛逛。”
陈淑娜目光犹豫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贾勇跟于建学打了招呼,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陈淑娜又叫住了他:“贾勇,咱们还是一起去吧。”
贾勇不知所措,于建学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一起去吧。你就闷头吃你的,听到什么就当没听见。”
陈淑娜嘱咐贾勇说:“你刚入行,今后路还长着呢。师父希望你埋头做事。可你毕竟走入社会了,要像在学校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是不可能的。
“这个行当里的事情,你应该知道,增加些阅历,但是要不要学,该不该用,该怎么用,不是你现在这个阶段有能力判断的。有句话叫‘明机巧而不用’。就是我要说的意思。”
于建学问:“‘明机巧而不用’后面还有一句,听说过吗?”
贾勇摇了摇头。
于建学说:“‘濯清涟而不妖’。你陈师父的意思是,挣钱要挣干干净净的钱。这件事可不像说得那么容易。你自己慢慢体会吧。”
那天晚上,贾勇跟着陈淑娜、于建学,去和钱志建吃饭。广艺方面也就来了钱志建和他的一个副手。这是贾勇参加的和广艺的聚餐中,人数最少的一次。
他们谈的还是在广西开采矿山的事。陈淑娜一直说她是做工艺品出口业务起家的,但是这两年越做越累。工艺品出口业务的特点是价值高,艺术性强,受众面有限。
工艺品出口业务,交易的等候期太长,没有可以预期的价格。品质的尺度把握上也比较随意。确实会有开张吃三年的时候,碰着这样的事能让人高兴一阵子。但是不开张时,那种等待的煎熬,也着实让人难受。
按照陈淑娜的说法,中国出口创汇的排头兵是工艺品,上规模上量的是纺织品。纺织品做了几年以后,品牌搞不起来,低端重复竞争的问题就出来了。国外开始对中国纺织品征收反倾销关税,或者实施配额管理。
从国内看,纺织品的出口历来以江浙一带为主要出口基地。北京的纺织品出口,加工成本高,款式面料更新速度慢,很难和江浙一带的纺织品出口企业竞争。
北京地区的纺织品出口中,代理业务的比重越来越高,代理费手续费也因为外贸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低,后来简直就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外贸公司从纺织品生产商那里唯一能够收取的是配额的费用。到外经贸部申请配额,成了外贸公司最重要的事情。配额到手后,外贸公司就成了配额交易商。
向外贸管理机构申请纺织品配额的基础,是上一年度的出口交易量。为了把这个交易量搞上去,外贸公司不惜从生产商手里买业务。
陈淑娜也做过纺织品的出口代理业务。这届广交会上,刘明英的展位就是接纺织品订单的。但是,一张订单都没有。采购纺织品的外商,一般都有固定的中国合作伙伴,新的订单很难再接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