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民风,祖宗有灵(2/2)
倭寇的喊声和各种厮杀的声音不断传来,李进瘫坐在地上,妻子却跪在门口,从门缝中观战。
“倭寇好些人,起码上千,不止,不止……”
“他们来了。”
妻子冲向厨房,李进喊道:“让大郎和大娘子走!”
大儿子和大女儿在边上齐齐摇头。
妻子再度回来,丢给李进一把菜刀,自己拿着柴刀说:“和他们拼了!”
李进无力骂道:“你这个憨婆娘,那是官兵都打不过的倭寇,咱们……”
砰砰砰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遮盖住了倭寇们的嘶吼声。
妻子跑到门边跪下,从门缝往外看,只见一排排明军步卒列阵而来。
“是长威伯的麾下!”妻子兴奋喊道。
“长威伯的麾下?”李进大喜,跑过来准备观战,可脚下拌蒜,身体扑到了大门上。这扇守护老李家三代人的大门轰的一下就倒塌了。
正在混乱中的倭寇,正节节推进的明军齐齐楞了一下。
“有伏兵!”明军那边有人喊。
倭寇那边亦是如此,有人喊道:“有伏兵!”
李进满脸是血,抬起头来,突然发现自己成了焦点。一个倭寇下意识的举刀奔来……过往在劫掠时,每当发现躲藏的百姓,他们会争先恐后的去斩杀此人。
但凡躲藏的,多半随身带着不少钱财。谁斩杀了此人,钱财便是谁的。
李进的身后传来了妻子的咆哮,“老娘和你们拼了!”
“爹!”女儿婉娘也冲了出来,可手中拿着的是啥……娘哎!是锥子!那玩意儿能杀人吗?
看到妻子和女儿冲了上去,李进不知哪来的勇气,爬起来喊道:“杀倭寇!”
呯!
邻居家的门开了,有妇人尖叫,“大郎,回来,回来!”
可少年却拿着木棍子喊道:
“婉娘,我来了!”
“和他们拼了。”
两家人都冲了出来,接着,更多人家的大门打开,男人们拿着各种兵器冲出家门,三五成群扑向倭寇。
那些倭寇此刻只顾着逃命,身后明军紧追不舍,将领喊道:“驱赶他们。”
有人说:“千户,百姓挡住了咱们的道!”
将领刚想喊话,有人说:“千户,这是好事儿。”
“什么好事儿?”
“伯爷曾说过,尚武乃是强国之基石,如今百姓也敢追杀倭寇,这不是好事儿吗?”
“特娘的,伯爷何时说过这话,本官为何没听过?”
“在武学。”
“你是……”
“下官杨胜。”
“那个十五岁的总旗?”
“是。”
“那你以为此刻当如何?”
“伯爷曾说,军民团结如一人,天下无敌。”
“好!”千户拔刀,“护着百姓……一路追杀!”
消息传到了蒋庆之那里,陈铮说,“这不是胡闹吗?”
可蒋庆之却笑吟吟的,“战后把有斩获的百姓尽数叫来,本伯亲自嘉奖!”
徐渭说:“伯爷一直头疼民风孱弱,江南更是以柔弱为美为荣,这是难得的契机。”
他没说的是,更难得的是以此为契机,让民意站在开海,站在征伐倭寇的一边。
想想,当朝中百官反对,而南方百姓却高呼当灭此朝食时……
想来不少官员会跺脚,大骂南方反水。
儒家大本营反水,这事儿……太特么解气了。
倭寇逃到水门,争先恐后想登船逃跑,可船就那么多,一时间大部分人被挤落在水中,有人被踩踏呼救,有人挥刀冲着自己人砍杀……
身后明军和百姓组成的队伍在追杀。
那些往日里听闻倭寇就瑟瑟发抖的百姓,此刻眼中都是兴奋之色,他们追打、追砍着倭寇,从刚开始害怕,到后续觉得倭寇不过如此……
一个倭寇跑不动了,回身跪下,“我愿降!饶命!”
一个少年举着木棍子,犹豫了一下,“爹,这就是倭寇?你不是说倭寇悍不畏死吗?”
一个中年男子冲过来,楞了一下,“这……”
父子面面相觑。
少年突然说:“爹,他们也是人,和咱们一样。”
“是,他们也是人。也会惧怕!”
“杀倭寇!”
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了进来。
……
数骑来到了王侍家。
“罪人该死!”
除去大儿子王健和小妾杨桃之外,王侍一家子整整齐齐的跪着,
当看到自己派去带路的管事被带过来时,王侍心中绝望,但随即就笑了。
“人算不如天算,人算不如天算。”
就算是没有王健出首,管事被擒,王侍依旧在劫难逃。
“勾结倭寇,你是该死!”带队的小旗官冷笑,“拿下!”
马蹄声传来,一个军士急匆匆进来,低声和小旗说了一番,小旗蹙眉,回头看了一眼。
“大郎!”
门外站着王健,“爹。”
小旗冷冷的道:“伯爷吩咐,王侍勾结倭寇,罪在不赦。不过其子王健出首有功,除去王侍之外,有罪之人,罪减三等!”
王侍大喜,他哽咽道:“多谢伯爷,多谢伯爷!”
“你该谢你这儿子。”小旗说。
“大郎。”
“爹。”王健跪下,“儿……该死!”
“不,你是对的。”
王侍微笑着,看着颇为慈祥,“若非你,这一家子都会被老夫带累。”
他缓缓拔下了发簪。
这是发簪,也是挖耳勺。
尾部为金制,簪身为银制,头部颇为尖锐。
王侍猛地把发簪插进了咽喉中,用力搅动。
他嘴里咯咯咯的,指着王健……
“爹!”
王健连滚带爬冲过来,抱住了王侍。
王侍嘴角颤抖,不断的说着,声音细微。
王健低头,只听王侍断断续续的说:
“我儿……说的没错,祖宗……有……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