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天下归一,解甲归田(1/2)
襄阳失守后,荆州局势急转直下。诸葛亮深知再战无益,便向刘备谏言:“主公,荆州已不可守,不如暂退益州,依托蜀道天险,再图后计。何况赵云军已经渗透益州,死守梓潼,剑阁等地。”
刘备神色黯然,望着江陵城下的赵云大军,长叹一声:“也罢,不知翼德在益州如何,只是荆州基业毁于一旦,我愧对先主(刘表)啊!”
诸葛亮劝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主公仍在,他日必能卷土重来!”
刘备最终点头,下令全军撤往益州。赵云得知刘备退兵,并未追击,而是先稳固荆州,同时派马超、太史慈,徐晃分兵收取江夏、长沙等地,彻底掌控荆襄。
与此同时,高顺,马铁等人在梓潼,已经与张飞等人酣战已久,各有胜负。也幸亏了入蜀之路已经打通,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送来。
刘备对诸葛亮道:“梓潼乃入蜀要道,如今被高顺占据,法正等人又久攻不下!”
诸葛亮沉思片刻,道:“高顺,马铁等人虽勇,但孤军深入,粮草难继。可令黄忠、严颜率军围困,再令翼德断其粮道,逼其投降。”
刘备依计而行,命黄忠领精兵一万,严颜率蜀地兵马,合围梓潼。
高顺见蜀军四面围城,心知不妙,但仍镇定自若,对马铁,马休道:“我等受主公之命,占据此城,纵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
陷阵营将士齐声,还有马铁,马休等人呐喊:“誓死追随将军!”
高顺下令加固城防,并派斥候突围求援。然而,蜀军围困严密,信使屡次突围皆被截杀。
数日后,城内粮草渐尽,士兵饥疲交加。高顺亲自登城督战,激励士气:“再坚持三日,主公必来救援!”
赵云得知高顺被困,立即召集众将商议。郭嘉道:“高顺乃我军悍将,若失梓潼,益州门户大开,刘备必据险死守,再难攻克。”
赵云沉声道:“我亲自率军救援!”
郭嘉摇头:“不可,刘备、诸葛亮必在途中设伏,若贸然进军,恐中其计。”
赵云思索片刻,道:“既如此,可令马超率西凉铁骑先行,进攻永安,诱蜀军出战再令张鲁率军,绕道米仓山,奇袭蜀军后方!”
郭嘉赞道:“主公此计甚妙!另外庞德如今在剑阁,可令其领军进攻黄忠,吸引敌军的注意力,更有利张鲁的行动。”
马超依计而行,率军大张旗鼓逼近永安。刘备果然中计,以为赵云主力来攻,便令关羽率军迎战。
两军于城外激战,马超勇猛,连斩蜀军数将,关羽大怒,亲自出马,与马超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与此同时,庞德也率领三千精锐,进攻黄忠大营。黄忠见庞德居然敢出关,立即领军上前厮杀。
就在此时,张鲁领杨任,杨昂率精锐自米仓山杀出,直袭蜀军大营。张飞虽勇措手不及,营寨大乱。高顺在城上望见援军已至,立即率陷阵营,马铁,马休也领军杀出,内外夹击张飞领的蜀军大败。
黄忠见势不妙,只得收兵撤退与张飞汇合,退回绵竹关。高顺与庞德,杨任等人会师,抱拳道:“多谢诸位!”
众人连忙拱手回礼道道:“三位将军坚守孤城,已是大功!”
梓潼一战,蜀军损兵折将,刘备被迫从永安退守成都,关羽留守江州。益州各地守将见刘备势弱,纷纷动摇。
诸葛亮进言:“主公,如今唯有联合孙权,共抗赵云,方有一线生机。”
刘备苦笑:“孙权狡诈,岂肯真心助我?”
诸葛亮道:“可遣使赴江东,许以荆州之地,诱其出兵。”
刘备无奈,只得派简雍为使,前往江东求援。
赵云乘胜进军,命令马超,童飞等人进军江州。亲自率领太史慈,徐晃等人由上涌出发,前往梓潼直逼绵竹关。益州世家大族见大势已去,暗中联络赵云,愿为内应。
郭嘉对赵云道:“主公,刘备已是穷途末路,若能劝降,可免益州生灵涂炭。”
赵云颔首,遂修书一封,射入成都城中:
“玄德公,天下大势已定,何必再作无谓抵抗?若开城归顺,陛下必定会以王侯之礼相待,保刘氏宗庙不毁!”
刘备览信,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天意如此,非战之罪……”
“主公三思,大局未定,我等有绵竹关,江州为屏障。赵云连续征伐,后勤补给一定十分困难?若是联合孙权,联合奋力反击,一定还有机会。”诸葛亮连忙对刘备说道。
刘备闻言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宪和(简雍字)可有回来?”
诸葛亮说道:“尚未回来,但是我想孙权定不会束手待毙。”
“也罢,集中兵力,前往绵竹关。我等与赵云一决胜负!”刘备坚定的说道。
刘备率领残部,还有关羽一同前往绵竹关,与张飞、黄忠、严颜等将会合。诸葛亮清点兵马,尚有三万余人,虽士气低迷,但仍有背水一战的决心。
";主公,绵竹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赵云虽强,但长途奔袭,粮草转运艰难。只要死守不退,待其粮尽,必可反击!";诸葛亮劝道。
刘备点头,沉声道:";传令全军,加固城防,多备滚木礌石,务必死守此关!";
与此同时,赵云大军已至绵竹关下。见关隘险峻,赵云对众将道:";刘备困兽犹斗,此战不可轻敌。传令全军休整三日,待攻城器械齐备,再行进攻。";
就在赵云围攻绵竹关之际,江东密探飞报:";孙权命吕蒙为帅,陆逊为军师,率五万大军进犯荆州,已攻占江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