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我靠美貌躺平了 > 第 504 章 瞩目

第 504 章 瞩目(1/2)

目录

商议了关于草原衙门设立、官吏派驻的初步章程后,众人便知趣地躬身告退。

方才还人声鼎沸的大殿,瞬间恢复了空旷与安静。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斜斜洒落,在光洁的青金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裴明绪侧过身,目光落在身侧的宋昭月身上,眼中方才的锐利锋芒尽数化为绕指柔情。

他伸出手,温热的掌心覆盖住她微凉的柔荑,轻轻执起。

指尖相触的瞬间,仿佛有暖流涌过。

“月儿,”他的声音低沉下来,“这两年让你受累了。”

前线厮杀固然艰险,可后方维稳,调度钱粮,安抚人心,哪一件又是易事?

她一个女子,撑起这偌大的燕北后方,付出了多少心血。

宋昭月抬眸,恰好迎上他满是歉疚与爱意的目光。

她心中熨帖,唇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漾开一抹清浅温柔的笑意。

“能为殿下分忧解难,谈何受累?”

“不过嘛……”

宋昭月故意拉长了语调,眸中闪过一丝狡黠,“若是殿下真觉得我辛苦,心中有愧,想要补偿一二……”

她停顿了一下,看着裴明绪眼中泛起的笑意。

“那我,可就不跟殿下客气了?”

裴明绪见她这般小女儿的娇俏姿态,心中柔软得一塌糊涂,不由失笑出声。

他紧了紧握着她的手,语气里满是纵容,“哦?月儿想要什么?”

“但说无妨。”

他微微倾身,靠近她耳边,低语道,“只要是我有的,能做到的,便是天上的月亮,也摘下来给你。”

宋昭月脸上的笑意加深,却敛去了那丝玩笑,目光变得清澈而郑重。

“我不要金银珠宝,也不要天上的月亮,只求殿下一件东西。”

“何物?”裴明绪挑眉,心中满是好奇。

“殿下的墨宝。”宋昭月认真道。

“我想请殿下,为燕北学院,还有女学璇玑学苑,亲笔题写匾额。”

如今草原已定,匈奴覆灭。以裴明绪如今的功绩与声望,太子之位,几乎是唾手可得。

待他将来荣登大宝,这亲笔所题的牌匾,便是这两个学院最坚实的护身符。

尤其是璇玑学苑,毕竟璇玑学苑才初办。

将来就算她不在燕北,也无人敢轻易动摇这两处学院的根基,更不敢小觑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

璇玑学苑是她为燕北、乃至天下女子打开一扇窗的地方。

她要借裴明绪未来的帝王之威,护住这星星之火,让它有朝一日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裴明绪闻言,微微一怔,显然有些意外。

片刻之后,他唇边漾开一抹赞许的笑容,“好!”

“月儿,如今军中不少将领,都心心念念将家中子弟送去燕北学院。”

“只是听说王妃娘娘你,不轻易收非军户家的学子,入学考核颇高。”

宋昭月闻言,脸上闪过得色:“军中将门世家子弟,虎父无犬子,入学考核怎会难到他们。”

将门世家自是不缺教育资源,那些考核不过之人,就莫来同军户子弟抢有限的教育资源了。

裴明绪自是听出了宋昭月话中的意思,揽着她笑道:“我也是这般打发那些求到我跟前的人。”

“殿下英明。”宋昭月话锋一转:“不过,璇玑学苑亦是不错的。家中儿子考不进燕北学院,也可以让家中女儿来考璇玑学苑嘛。”

“好,好。”裴明绪点头道:“我去同他们说道说道。”

既然月儿如此将这燕北学院和璇玑学苑如此放心上,他定会将这两座学院安排妥当。

......

燕北学院和璇玑学苑的新匾额悬挂在学院正门上后,燕王亲题匾额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飞速传开。

原本就因燕王妃亲自督办而备受瞩目的燕北学院和璇玑学苑,更是声名大噪。

无数官宦富绅之家,心思活络起来。

送家中子女去燕北学院和璇玑学苑,不仅仅是求学那样简单。

这背后,站着的可是燕王殿下和燕王妃,甚至可能是未来的太子殿下和太子妃!

毕竟如今太子之位空悬,燕王殿下又立下平定草原的旷世奇功。

若能攀附上燕王和燕王妃,对家族而言,百利无一害。

只是官宦子弟入学燕北学院要求严苛,今岁入学名额已无。但这女学璇玑学苑仍在招生,不光面向军户家女儿,亦会招收一半官宦家女儿。

一时间,璇玑学苑门前车马络绎不绝,报名者几乎要踏破了门槛,璇玑学苑亦成了一席难求之地。

饶是宋昭月早有预想,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惊了一下。

她不得不亲自出面,定下入学章程与考核标准,并言明天资品性为重,入学后不论门第出身,学苑皆一视同仁。

即便如此,璇玑学苑一个入学名额,依旧是千金难求。

宋昭月看着眼前盛况,心中既有欣慰,亦有警醒。

欣慰的是,璇玑学苑如此算是打开了局面。

警醒的是,璇玑学苑当下虽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根基未稳,不过是依附着裴明绪与她的权势。

虽然前路漫漫,但一步一个脚印,总有女学遍地开花的一天。

.......

忙完璇玑学苑的事,宋昭月刚清闲几日,景熙帝召裴明绪进京献俘的圣旨便到了。

平定匈奴这般泼天大功,献俘阙下,乃顺理成章之事。

只是此番进京,应是不会再回燕北了。

诸多事宜,皆需赶在这之前安排得妥当。

燕王府产业自有杨修元等王府属官来安排,宋昭月要安排的是她名下的产业。

数日忙碌不休,宋昭月终将名下诸般产业、燕北学院、璇玑学苑乃至慈幼院诸事,一一安排妥帖。

燕北学院与璇玑学苑的事务,也细细嘱咐了两位院长及燕王府留守属官,确保她离去后亦能平稳运转。

便是慈幼院,也亲自去了一趟,定下让千金阁每月送去银钱物资,供孩子们吃食和学堂用度。

另外她还托付陈氏,定期去慈幼院巡查,确保送去的银钱用到了孩子们身上和学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