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皇太后晕倒(2/2)
没法不尴尬,贾平安刚强闯了贤王府,这件事情现在皇上还没有处理呢,跟着他竟然又把文信侯府的匾额给砸了。
这...胆子也太大了吧。
难道他不怕死吗?
反正换成林大顺是没有这样的魄力。但经此事之后,他也担心,贾平安会来卫国公府耍浑,这就连忙找到了父亲,请示是不是收回上午的命令,给妹妹以自由。
林四海又何尝不担心呢。
贾平安现在的种种表现,早已经不是他一个准岳丈可以压制的住。尤其是他从一开始还不同意两人在一起,那这就等于是有了底火。
底火有了,再刺激对方,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卫国公府中虽然也有亲兵,但林四海并不认为可以压得住那些黑卫。一旦起了争执,多半吃亏和丢面子的还是自己。
想着女儿已经铁了心要跟贾平安,哪怕就是明知道对方活不了多久,认可守寡也是要如此,那他还能怎么办?
只能先拖着,最好可以拖到贾平安病死了,女儿只要还没有嫁过去,那就一切有解。
至于现在,还不是激化矛盾的时候,还要先隐忍。而这会儿子找上门来,分明就是给自己递来了一个台阶,他自然是要接着的,有些命令正好也就趁机收回。
林大顺尴尬,林婉儿却是一脸的自豪。嫁人就要嫁贾郎这样的,才不枉女人活上一世。
......
皇宫,景仁殿。
宣文宗休息之地。
他刚从皇太后寿康宫那里回来,一脑门子官司的模样。
果然,贤王被圈禁在了宗人府之后,皇太后就不干了,一着急,人就晕了过去。
上了年纪,尤其是入伏之后,皇太后还生了一场小病,现在更是受不得什么刺激。
可这么大的事情,就算是宗文宗想要隐瞒也做不到。平时自己这个皇弟可是时不时就会入宫向皇太后请安的。若是长时间不出现,傻子都知道有问题。
瞒不住,宣文宗就没有下封口令,然后皇太后就被气晕了。太医们好一阵的忙碌之后,人醒了过来,跟着在一旁伺候着的皇帝也就被骂了一顿。
皇太后要求皇帝放人。
宣文宗自然不能同意。皇室可不是只有他们两兄弟,还有端王和那么多的皇子呢。这一次贤王与天下教秘密勾结,那就是不安好心,要对付的目标很可能就是他们,现在把人放出去,就算是自己答应,其它人也不会同意的。
眼看着自己要求了半天,宣文宗就是不吐口,皇太后退而求其次,提出了两个要求。
第一,贤王做错了事情,是要受罚,但只能圈禁,不能剥夺了皇室的身份。如果敢向对待康王一般的对待贤王,皇太后就一头撞死在皇帝面前。
第二,严惩安平侯。
皇室不是有铁律吗?
任何人没有圣旨或是大宗正的同意,敢冒犯与冲撞皇族之人,都是大罪。冲撞府邸,更是死罪。
以此来对付贾平安算是有据可查吧。
看到盛怒之下的皇太后,宣文宗不想真把母亲给逼死,引得天下人说自己是不孝子,这就只好先点头应承了下来。
安抚了皇太后,让她暂时不借此生事之后,宣文宗是连朝政都懒得去处理,直接回到景仁殿休息。
但这边人刚刚躺下,那边影卫史张三就出现在他的面前,“皇上,安平侯把文信侯府的匾额给砸了。”
“嗯,有这样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宣文宗一听到又是有关贾平安的事情,不知为何,就是感觉到一阵的头疼。
当接下来张三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讲了一遍之后,宣文宗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了。
说起来,两人都有错误。
文信侯胆小怕事,为了体面,连女儿都不要了,是有些过分。
贾平安呢,属于打抱不平。可你做事也要有个度呀,把人家的匾额都给砸了,那不就是在打文信侯的脸吗?他能善罢甘休吗?那是把人往死里得罪呀。
刚想到这里,那边值守在政务殿的太监,就把一道新的奏折送到了一旁太监总管布达春的手中。
正是文信侯弹劾安平侯的奏折,要请皇上替他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