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杖责三十,以示众人(2/2)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脚上的靴子,像扔炮弹一样,狠狠地扔向了成王爷。
成王爷见状,连忙闪身躲避,但还是被靴子砸中了肩膀,疼得他龇牙咧嘴。
尽管如此,成王爷却并未表现出丝毫的屈服,他一脸不服气地瞪着皇上,仿佛在说:“我就是不服,你能奈我何?”
江预见状,赶紧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对皇上说道:“陛下,请息怒息怒!您的龙体可是至关重要的,万万不可因一时之气而伤了身子!”
皇上听了江预的话,这才稍稍冷静了一些。他仰头长叹一声,然后缓缓地坐回了龙椅上,脸色依旧阴沉得吓人。
皇上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地凝视着站在下方的江预和肖隽。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缓缓地问道:“两位爱卿,你们可曾看过那些讨伐成王和皇家的文章?”
肖隽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迅速瞥了一眼身旁的成王爷,紧接着躬身行礼,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微臣对此事略有耳闻。这起事件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恐怕会对明年的科举考试产生不利影响。”
皇上紧闭双眼,似乎在沉思片刻后,才继续说道:“成王屠杀平宁寺以及杀害秦穆的事件,已然激起了众多读书人的愤怒。朕今日召见你们二人,便是想听听你们有何良策,可以平息这场风波。”
江预见状,毫不犹豫地向前迈出一步,朗声道:“陛下,微臣以为,此次事件绝非王爷的本意。其中必定有人蓄意陷害,妄图嫁祸于王爷。”
江预的话音刚落,在场的三人皆是一愣,纷纷将目光投向他。
尤其是成王爷,他完全没有料到江预竟然会在此时为自己辩解,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异样的情绪,有几分感动,也有几分难以置信。
皇上问道:“朕也是如此认为,也知道这背后之人的歹毒。可是,这起屠杀事件的确是京师护卫军所为。如果不严惩,实在不好向天下人交代。”
肖隽看了一眼皇上,然后恭恭敬敬地说道:“如此说来,这背后之人的目的就是想要逼迫您和王爷之间产生矛盾,甚至反目成仇。”
皇上听了肖隽的话,沉默片刻后,转头看向成王爷,接着又将目光落在了江预身上,缓声道:“江预,对于这件事情,你可有什么好的处理办法呢?”
江预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依微臣之见,应当对参与屠杀的人施以凌迟之刑,以儆效尤。同时,在读书人面前,对王爷处以杖责三十的刑罚。如此一来,这件事情必定能够得到平息。”
皇上听了江预的话,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犹豫了一下,说道:“嗯……只是这杖责三十,是否太重了些?王爷可否只杖责二十呢?”
肖隽赶忙插嘴道:“陛下,王爷身为一军之帅,却对属下管教不严,导致发生如此惨事,若只杖责二十,实难平民愤。但四十又过重,三十则刚刚好。而且,借此机会,还可以让王爷整顿一下京师护卫军,清除其中的暴虐之徒,以正军纪,彰显王爷的刚正不阿。如此,定能平息读书人的怒气。”
皇上听完肖隽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向成王爷,语气有些不善地问道:“成王爷,对于这样的处罚,你可接受?”
而成王爷在江预提出严惩建议之后,便已然洞悉了江预的意图。
他心里暗自思忖着,江预肯定已经洞悉了京师护卫军里藏有流山的土匪这一事实。
正因如此,江预才会盘算着借助这次机会,将那些隐藏在京师护卫军中、改头换面的流山土匪一举铲除。同时,也可以顺便试探一下自己对此事的反应。
皇上凝视着成王爷,见他毫无反应,心中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
一旁的肖隽见状,急忙伸手扯了一下成王爷的袖子。成王爷如梦初醒,赶忙拱手说道:“陛下,微臣领旨!”
皇上霍然站起身来,一只手叉在腰间,另一只手指着成王爷,怒不可遏地吼道:“崔定国,我警告你,别再执迷不悟了,立刻给我滚,否则你别怪我不念手足之情。”
有皇上的圣旨,成王爷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迅速行动起来,将参与屠杀平宁寺的京师护卫军以及萧政藏匿于京师护卫军里的所有流山土匪都一一抓捕。
这些恶徒最终都被处以凌迟极刑,以儆效尤。
而成王爷自己,也因为未能及时察觉并阻止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而跪在京城的读书人们面前,接受了三十大板的杖责。
随着对屠杀平宁寺之人的严惩,这场事件的风波终于逐渐平息下来。
萧政得知藏匿于京师护卫军里所有的流山土匪都被处决后,心中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额头上的青筋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凸起。
而此时,宋达那边仍然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这让萧政的心情愈发沉重。
涧歇山庄的被毁已经让他心痛不已,如今京师护卫军里多年的心血也毁于一旦,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原本,这次屠杀平宁寺只是他想给成王一个警告,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却没想到最终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如此被动的局面。
萧政猛地站起身来,他的步伐显得有些踉跄,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脚下摇晃。
他背着手,缓缓走到窗边,凝视着窗外的景象,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刺骨的寒意。
他绝对不能失败,他心中暗暗发誓,大越必定会成为他萧家的天下。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阻碍,他都不会轻易放弃,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萧家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宰。
与此同时,在成王府里,成王爷正遭受着巨大的痛苦。
他的身体伤痕累累,到处都是淤青和伤口,有些地方甚至还在渗血。
先是大哥对他毫不留情地痛打了一顿。紧接着,二哥又对他又是一顿暴揍。最后,成王爷还被施以杖责,这一顿毒打下来,他几乎已经失去了意识。
此刻,成王爷趴在床上,面如死灰,毫无表情。他的身体因为剧痛而微微颤抖着,但他却强忍着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萧娆站在一旁,看着丈夫这一身的伤,心如刀绞,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滚落下来。
她轻轻地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拿起药膏,轻柔地涂抹在成王爷的伤口上,生怕弄疼了他。
林远和路虎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将于通安全带到了京城。
一到京城,江预便迅速做出安排,让林远领着于通去拜见自己的家人。
在林家那被风吹拂的宅院里,于通终于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亲人们。
时隔五年,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他们紧紧相拥,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肆意流淌。
于通激动地捧着父母的脸,仔细端详着,仿佛要把这五年的思念都看进眼里;他又轻轻地抚摸着妻子的面庞,生怕这一切只是一场梦。
接着,他紧紧地抱住两个儿子,不停地亲吻着他们的脸颊,感受着他们的温暖。
大儿子对于通还有些许印象,他紧紧地抱住父亲,哭得像个泪人,似乎要把这几年的委屈都哭出来。
然而,由于分别时小儿子年纪尚小,加上分别的时间实在太长,小儿子对于通已经完全没有了记忆。
当一家人的情感得到充分宣泄之后,于通突然发现,妹妹于馨并不在现场。
他焦急地扫视着屋内的每一个角落,然后急忙询问父母:“妹妹呢?”
父母听了他的问题,却只是默默地低着头,不停地擦拭着泪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妻子在一旁,也是沉默不语,只是用手捂住嘴巴,痛哭失声。
于通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小儿子不知道父亲所言何事。
他的大儿子哭着说道:“我们到京城不久,姑姑就被从暗室叫了出去。从那时,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姑姑。”
于通知道,妹妹有些姿色,肯定是被王永祸害了。他不由得心中一震,捂住胸口蹲在地上痛哭起来。
林远慢慢走到于通身边蹲下,伸出手扶着于通的肩膀,“于大人,根据王永府上的仆人交代,五年前,王永在欺辱了一个十七岁的少女时,这个少女不堪凌辱,咬舌自尽。尸体在王永府上后院的枯井里。不知是不是令妹?”
于通听闻这些消息后,如遭雷击一般,身体猛地一颤,仿佛全身的力量都在瞬间消失了。
他的双腿一软,像失去支撑的木偶一样,直直地跌坐在了地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于通的母亲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毫无血色。
她的双眼瞪大,像是要从眼眶中掉出来一样,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紧接着,她就像丢了魂儿一般,软绵绵地倒了下去,晕厥了过去。
林远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他对着于通说道:“于大人,今晚我可以去王永府上走一趟,把井里的尸体弄出来。您到时确认一下,看看是否是令妹。”
于通缓缓地从地上站起来,他的双腿仍有些发软,但还是强撑着向林远道谢:“有劳你了!”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
林远和汪泉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王永的府邸。
他们在王府的后院中穿梭,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守卫,终于来到了那口枯井旁边。
汪泉身形敏捷,如猴子一般,纵身一跃便跳进了井底。
井下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汪泉立刻打开火折子,一眼就看到了那具女尸。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从怀中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黑色布袋,将女尸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生怕碰坏了她的身体。
在林远的协助下,汪泉顺利地将尸体从井底拉了上来。
他们不敢停留,趁着夜色的掩护,急匆匆地将遗体带出了王府,来到了林府外面一个隐蔽的地方。
到了目的地后,汪泉小心翼翼地看守着那具尸体。而林远则像一阵风一样,迅速地赶回了林府。
没过多久,林远便带着于通急匆匆地赶了回来。于通的步伐显得有些踉跄,显然他心中的焦急已经无法掩饰。
当他们来到尸体旁边时,汪泉缓缓地将黑色袋子打开。
随着袋子的逐渐敞开,女尸的尸骨也慢慢地展现在于通眼前。
那白骨在火光下显得格外刺眼,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汪泉不仅将女尸的尸骨摆放整齐,还特意将女尸的遗物一一放在尸骨旁边。
这些遗物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然能看出它们曾经的精美。
于通站在一旁,目光紧盯着那具尸骨。他仔细观察着尸骨的长短,心中暗自与记忆中的妹妹进行对比。果然,这具尸骨的长度与当年的妹妹几乎一模一样。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那些遗物上时,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般,整个人猛地蹲下身去。他伸出颤抖的手,拿起其中一根簪子,凑近眼前,仔细端详起来。
那是一根普通的金色的簪子,上面刻着一些简单的花纹。但在于通的眼中,这根簪子却仿佛承载了他与妹妹之间所有的回忆。
他看着看着,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眼眶,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妹妹,妹妹……”那哭声在空旷的地方回荡,让人听了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