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趁热度(1/2)
互联网上能将吴仔仔之前发生的事情联系到厨臻公司的路人们,毕竟还属于少数,毕竟只是推理,没有确实的证据。
但是这些普通人没有,吴舟这边有啊。
吴仔仔相关舆论持续热议了的第四天,吴舟公司这边新媒体部门,以及数据分析部门,得出的综合结论是,公司这边舆论完全被吴仔仔的这个事件快速覆盖,已经没有多少讨论度的时候。
吴舟这边开始放牌...
2015年8月25日19点整,厨臻这边官方账户,突然地发布了一条公告。
"近日,网络上出现有关我司产品的不实言论,个别公众人物在未经查证前提下,发布了关于我司产品“存在安全问题”等严重失实内容,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传播,对我司声誉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针对该事件,我司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现阶段,相关主管部门已出具初步调查结论:
“未发现我司生产的任何产品存在质量或安全隐患,网络传播内容纯属捏造。”
证据如下...
“近日在有关部门调查过程中,执法机关获取了部分关键聊天记录与电子证据,证据显示:
该舆论策划公司人员明确表示,“后续会安排有影响力的明星推动这个事情进展。”
该时间线与某公众人物,吴某某发布不实言论时间线吻合。
而该公众人物在舆论澄清之后,未公开与我公司致歉,而是悄然删除相关煽动性内容,进一步坐实其与幕后操作方之间存在协同行为。
上述行为已严重侵犯我司合法权益,构成名誉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我司已委托法律团队,于2015年8月23日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以下主体追究法律责任:
涉事明星个人吴某——散布未经核实的虚假内容,误导公众,严重损害品牌形象...
"
这个公告发出来的当下,吴仔仔的新闻,依旧还是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头版头条。
而且还是极端粉丝和路人粉丝激烈互相互怼的时候。
厨臻的这条官方宣言,以及配图的大量证据,很显然的是给了一些人,提供了“弹药”。
这条明明非常官方的通告,却是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握草,这个是吴某不会就是那个吴某吧?”
“肯定是啊,你看看”
“这个事,之前我确实是有看到一些人有大概推断,没想到,居然t的是真的!”
“哈哈,好啊,这是要把他往死里锤啊,好,太好了...”
当然了,有人看热闹的,当然的也就有极端粉丝群体们,过来攻击的。
“你们真的有病吧?我家哥哥明明只是转发了一条微博,根本没有说任何造谣的话,转发都犯法了吗?现在是网暴无罪,明星说话就要被告了?”有粉丝第一时间,开始回怼评论区里那些指名道姓吴仔仔的路人吃瓜群众们。
有对路人的,当然的就有对厨臻官方的。
很多人,还是第一时间就察觉出来“厨臻就是在趁热度”。
“现在的企业真是笑死人,蹭流量蹭到我们家仔仔头上来了吧,我也转发了,有本事你也告我啊...来啊...”
“我们家哥哥都这样了,你还出来蹭热度,你们真的太恶心了...”
不过虽然被发现了,但吴舟公司这边在看到评论数量飞速上涨的时候,并没有做出任何的解释,而是开始限制评论。
比如说...只有关注账户的人才能评论。
随着这个小设置,厨臻官方账户上的粉丝数开始飞速提升。
几乎是刷新一下就能看到几百,几千的新增粉丝。
这些关注的人,当然的不仅仅的是那些极端粉丝们,还有很多的路人们...
“你们不能因为喜欢他就无条件为他说话。转发造谣内容就是错误,他是公众人物,更应该谨慎发声。”
“企业被造谣,员工几百人要吃饭,你们一句‘哥哥不是故意的’就能让他们的损失回来?”
“做错了就要道歉,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粉丝不能一直帮着擦屁股。”
“他犯了错你就说‘哥哥是普通人’,那为啥平时又把他当神供着?双标得也太难看了。”
67分钟后。
“厨臻发布官方公告,曝光背后真凶...”这个话题的热度快速地冲到了热搜榜单前十...
这个事情的热度提得非常,非常的快..
很多做媒体的人,也是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个话题的潜力。
所以,很多已经下班的新媒体人们,有人直接就是根据当下互联网上发布的消息,开始二次整合,将自已的主观意见搁进去。
还有稍微负责任一些的,通过自已手头上的各种资源,九转八拐的,主动的联系吴舟公司这边的相关人员,想要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一手的素材。
不过,有更快的...
早早的就已经获取到了资料的一些新媒体人们,在等到舆论发酵到了一定地步之后,直接就是将早就做好的“时事评论”视频,长评文章发布到了一些相关媒体上,获得了这次事件争议后的第一手的流量。
有了这些媒体人们的主动助推。
再加上,吴仔仔当下本就处于风口浪尖,他的话题度本来就非常高。
终于是深夜23点17分的时候。
“吴仔仔诬陷厨臻幕后推手!”这个热点新闻冲到了舆论热榜to1...
随着舆论话题的快速登顶。
次日吴舟公司的员工们,也算是痛并快乐着。
很多极端粉丝,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布的那些联系方式,各种舆论攻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