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王侯弃子 > 第413章 真相,兵变,摄政王,华阳帝!(全书完)

第413章 真相,兵变,摄政王,华阳帝!(全书完)(1/2)

目录

赵宸瀚的婚礼热热闹闹的开始。

毕竟是当朝两位军中大佬的联姻,整个盛京府都陷入热闹中。

连赵林都派人送了一份礼物。

更别说那些文武大臣,地方官员。

来送礼的马车竟然把镇北侯府门前的路都堵上了。

盛京府不得不派出衙役维持秩序。

甚至抽调了城防军来。

成平帝得到消息,笑得十分狰狞。

他虽然不太想管事,但也容不得别人觊觎皇位。

尤其是还想兵变,更不能容忍。

“好!好!朕信任的两个将军,竟然一起背叛朕!”

成平帝气的吐血。

是真的吐血了。

他的身体本来就差,现在接连被气,活的事件又缩短了。

“朕要他们都死!”成平帝低吼道。

朱忠言连忙道:“奴婢已经布置好了。只要他们敢来,一个都别想活。”

“好!果然你才是最忠心的。”成平帝欣慰道。

“还有赵林,这消息是他提供的,也是他帮助奴婢把人带入京城来。”朱忠言帮赵林说话。

朱忠言的计划是他掌控皇宫,赵林掌控朝堂,他们内外勾结,整个大启都在他们手中。

朱忠言比成平帝还大两岁,也是六十多了,没几年好活,但赵林还年轻,只要他成了权臣,足可以掌控朝堂几十年。

这样朱忠言死后,赵林也可以厚待他的心腹手下。

当老大的都要为手下们着想,别人才会跟随你。

成平帝连连点头:“不错,赵林也是大大的忠臣,朕让他入内阁是最正确的一件事。”

顿了顿,成平帝恼怒道:“李承乾,邵玉堂,这两个逆贼,朕如此信任他们,让他们做宰相,竟然敢背叛朕。朕要诛他们九族!”

这两人一个支持太子,一个支持裕王,明知裕王要谋反弑君,却没一个人提醒,难怪成平帝愤怒。

朱忠言劝道:“等事了后,陛下想杀谁就杀谁,但最重要的是保证陛下的身体,不能让逆贼得逞。”

“不错,朕要活着,亲眼看到他们死。”成平帝道。

为了成平帝的安全,朱忠言把服侍成平帝的人都换成了自己人。

赵林站在傅府的阁楼上,遥望镇北侯府处。

“真热闹啊。”傅立青在赵林身后道。

赵林轻轻一笑:“繁花似锦,烈火烹油,不外如是。”

见赵林不受影响,傅立青才放下心来,小心地一手护着肚子,道:“除夕夜……真的没事吗?”

赵林道:“放心好了,陛下已经得知此事,这些乱臣贼子不会得逞。”

“一定要保护好你们自己。”傅立青还是不放心。

“赵林,人送来了。”苏迪兴冲冲过来道。

赵林眼前一亮:“好,不愧是苏兄。”

苏迪得意地扫了傅立青一眼。

这事是傅立青办的,但是人是她苏迪抓到的,就该得意。

傅立青微笑道:“苏大人办事向来妥当。”

但是傅立青心中已经笃定。

这苏迪肯定是个断袖之癖,都把自己当成情敌了。

得想办法把他弄走。

若是女人也就算了。

谁也受不了一个男人老是惦记自己夫君。

赵林他们很快见到了赵宸瀚的亲生父母。

“杜鹿鸣,史清和,没想到啊,你们竟然是北狄人。”赵林冷笑道。

杜鹿鸣虽然人到中年,但保养得不错,看起来三十岁出头,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尤其此时眼中含泪,我见犹怜。

史清和惊恐道:“你、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抓我们?要银子的话可以给你们,别杀我们。”

苏迪冷哼道:“这是大启。”

史清和两人顿时色变。

苏迪继续道:“这是礼部尚书府,不远就是镇北侯府。”

两人再次色变。

苏迪再次道:“这个时候,你们的亲儿子赵宸瀚正在娶妻,我家大人不忍见你们做亲生父母的不能参与亲儿子的大事,特意请你们来参加。”

“不,你认错了,我们不认识他们。”史清和慌忙道。

苏迪不耐烦道:“少废话,既然把你们抓来,自然知道你们的身份。不承认不要紧,我大启的刑罚会让你们开口。”

两人都吓得脸色惨白。

这时候只能咬着牙不承认。

赵林慢悠悠道:“两个北狄人,跑到这里假装大启人,还勾搭了一位国公之女,一个领兵将军,还诈死托孤,所图非小啊。”

“你、你要干什么?”杜鹿鸣颤巍巍道。

“送去诏狱。”赵林干脆道。

大刑之下,没有人能不说实话,哪怕这两人曾经做过北狄的探子,接受过严格的训练。

很快,一副详细的供述就摆到了成平帝面前。

“两人奉命来大启做探子,一个勾搭了英国公之女韩月华,一个勾搭了还不是将军的赵景州,却被英国公强行拆散了韩月华和史清和,将其许配给赵景州。而赵景州因为身份低微,不敢违背英国公,又想往上爬,只好踹了杜鹿鸣娶了韩月华。自此,两人虽然相敬如宾,但却貌合神离。而杜鹿鸣和史清和假装夫妇隐藏起来,伺机而动。”

“等赵景州有了救驾之功,逐渐成为新贵,尤其是坐镇镇北关后,杜鹿鸣和史清和就制定了这个李代桃僵的计划,杜鹿鸣随便找了个孩子,找到赵景州,谎称自己快死了,把孩子托付给他。”

“赵景州因为攀附英国公府而踹了杜鹿鸣,本就心怀愧疚,再加上年少时不可得的遗憾,使得赵景州没有细查而相信了杜鹿鸣。等杜鹿鸣假死消失后,赵景州就利用韩月华对史清和的感情,找到史清和,让他去找韩月华托孤。”

“愚蠢的韩月华相信了,且为此主动抛弃了亲儿子,以此为借口换了赵宸瀚入镇北侯府。”

“自此,赵宸瀚就在大启扎下根来。”

“杜鹿鸣他们的打算是等赵宸瀚成为高官后再出面相认,说出实情,让他做北狄的内奸。”

“好,好得很啊。”

成平帝都气笑了:“没想到朕最信任的将军竟然这么蠢,蠢到一个女人就把他玩得团团转。”

朱忠言后怕得一身冷汗。

如果没有赵林出现,影响了赵宸瀚的前途,没能找出杜鹿鸣和史清和,以赵景州的能量,赵宸瀚日后必然是内阁重臣。这样的人成了北狄内奸,大启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赵林却是感觉非常的荒谬。

就因为两个外人,赵景州夫妇就设计抛弃了亲生儿子。

猪狗不如!

“赵宸瀚,该死!”

“赵景州,也该死!”

赵林冷冷道。

“他们都该死!”朱忠言附和。

成平帝脸上闪过一抹黑气。

为了篡位,这些乱臣贼子不仅相互勾结,试图弑君,还勾结外族,铁勒九姓在西北闹腾,北狄在北边闹腾,南诏也不安分,刚被赵林扫清的沿海也出现更多的海盗。

一时间,大启内忧外患,竟有种风雨飘摇之势。

这让向来好面子的成平帝无法忍受。

“朕等不及了,要先下手。”成平帝咬牙道。

“万万不可!”

赵林和朱忠言同时劝诫。

赵林道:“虽然先下手为强,但不能一网打尽,最好让他们都跳出来再动手。”

“是啊,等那些乱臣贼子都跳出来,一劳永逸。”朱忠言附和道。

“好吧。”成平帝不甘心道:“朕就再忍忍。”

“陛下且放宽心,无需忍耐多久。”赵林道。

确实不需太久。

从赵宸瀚成亲到除夕夜,不过十二天。

十二天的时间里,所有人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直到除夕夜。

按照规矩,成平帝在宫中召开宴会,五品以上官员皆可携家眷入内。

赵林把傅立青和云知意都带了去。

傅承望、傅文启、傅文成、李兴业等都找借口没带家眷。

他们都和赵林息息相关,以防万一失败之后有人拿他们做威胁,还是暂时藏起来的好。

果然,在宴会进行到一半时,突然外面传来喊杀声,参与宴会的人无不色变。

皇宫内说话都不能大声,这喊杀声什么意思,是个人都明白。

“谁敢这么放肆?”成平帝大怒道:“都给朕杀了。”

越临近死亡,成平帝越暴虐。

几个禁卫跌跌撞撞跑来,一身是血,栽倒在地上,大声疾呼:“陛下,裕王造反了!裕王造反了!”

“裕王造反了!”

这消息像一道炸雷,把在场的人都给炸蒙了。

“裕王呢?”

众人连忙搜索,发现原本裕王所坐之处空无一人,只留下几个嫔妃。

除了裕王,赵景州、庞卓、熊瑛等连同他们家人都不在。

“该死,是真的!”

所有人的心都沉下去。

谁能想到裕王会造反?

喊杀声不断响起,且越来越近,所有人都脸色微变。

李承乾起身劝道:“事情危急,请陛下暂避一二,待臣等镇压了叛军后再请陛下出来主持大局。”

成平帝冷冷盯着李承乾:“朕若是离开,还有机会回来主持大局?”

李承乾心中一惊,不明白成平帝什么意思。

是发现太子也有意造反,还是不信他们能镇压得住叛乱?

邵玉堂站起来道:“裕王造反,不外乎想做储君。只要陛下下旨让裕王做储君,他肯定会退兵,到时候陛下父子谈和,省得动刀兵。”

“荒谬!换成你是裕王,会因为一个储君之位就退兵?”李承乾斜睨邵玉堂。

邵玉堂不慌不忙道:“难道李大人希望陛下父子相争,生灵涂炭吗?”

李承乾淡淡道:“裕王敢造反,就得死!”

眼见两人争执不下,成平帝猛地一拍桌子:“都闭嘴!李敬忠敢造反,朕要把他全家活剐了。朱忠言!”

朱忠言连忙道:“奴婢在!”

“宣九门提督,封锁城门。传令十二卫,没有朕的旨意,谁都不许乱动,违者以造反论处。传令宫门守卫,不得后退一步,否则和叛军同罪。派禁军去各个宫门协助防守。”

成平帝一一下令。

这是早就准备好的预案。

九门提督自不必多说,肯定不听话。

不让十二卫动,是因为不知道十二卫都有哪些还忠诚于成平帝,干脆谁都别动,动的就是叛军。

宫门守卫一般都是功勋子弟,虽然裕王拉拢了部分,但大部分只忠诚于皇帝,并未背叛。

所以裕王要打进来,第一道难题就是突破这些宫门。

宫门高而厚,每个宫门都有两千守军,再加上派去的禁军,足可以让裕王的人马都碰死在宫门外。

当然了,这是没有内奸的情况下。

见成平帝如此有条不紊,在场的大臣都松了口气。

“陛下应对妥当,不愧是明君。”

“有陛下在,区区叛军反手可灭。”

“裕王真是该死,竟敢造反。”

不少人纷纷骂道。

成平帝脸色阴沉。

突然。

有禁军副统领常飞前来禀报:“禀报陛下,禁军统领王超虎造反,杀死重光门守卫,打开宫门放裕王进来。目前叛军正朝奇石园而来,请陛下速速定夺。”

“什么?”

众人大吃一惊。

连禁军统领都造反了,整个皇宫形同虚设,都成为裕王的猎场。

邵玉堂赶紧跳出来:“请陛下马上剥夺太子之位,下令封裕王为储君,否则就晚了。”

“荒谬,不过才过了一道重光门,还有一道凤阳门,怕什么?”

李承乾呵斥一声,道:“陛下,臣请亲往凤阳门,督促守军防守。若城门破,老臣愿以身殉职。”

哗的一声,众人发出哗然之色。

这位老宰相也太猛了吧,竟然要亲自前往凤阳门据敌。

成平帝紧紧盯着李承乾。

赵林突然站起来,道:“这种事怎能让李大人去呢。裕王是冲着太子来的,应当让太子去。”

太子脸色一变。

他是等着裕王逼杀了成平帝再动手,可不想现在就跟裕王对上。

成平帝却点头道:“赵爱卿说得不错。太子,你去,把裕王擒来,朕要亲自问他为何反叛。”

太子只得道:“是,父皇。”

太子带着人急匆匆去了凤阳门。

众人不由都看了赵林一眼。

赵林这也太坏了,把太子和裕王这一对仇人凑到一块,那还不分外眼红,怕是不等来到陛

不管谁胜谁负,肯定只能留下一个,也就是未来的储君。

成平帝举起酒杯:“都愣着干什么,喝酒。”

赵林首先举起酒杯:“祝陛下福运延绵,万寿无疆!”

成平帝哈哈大笑:“赵爱卿的话就让朕高兴。”

其他人也赶紧纷纷举杯庆祝。

刚喝了几杯,远处就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有禁军带了一身血的前来:“凤阳门失守,太子不知所踪,裕王正率兵而来,请陛下速速定夺。”

静!

现场一片寂静。

太子竟然跑了!

他不想当皇帝了吗?

不,是他不想活了吗?

对于太子来说,要么打败裕王,要么死,根本没有第三条路。

皇位的争夺向来如此残酷。

众人不由都对太子露出鄙夷之色。

这种情况下竟然逃跑,简直太蠢了。

“陛下快走,只要陛下能逃脱,就可下令各地军队前来勤王。”白鸿彬连忙叫道。

不少人纷纷附和。

成平帝怒道:“朕不走!朕要看看这个不孝子是否真的敢弑君。”

“陛下!”白鸿彬急得满头冷汗。

这时候白鸿彬只觉有人扯自己衣服,他回头一看是白世元,见白世元对他使眼色,顺着白世元的目光看去,傅承望、李兴业以及傅承望的两个儿子、李兴业的儿子女婿都安静地坐在那里,似乎并没听到事情紧迫。

白鸿彬先是一愣,随即恍然。

以他们的人品,肯定不会背叛皇上,那定然是这两个混蛋东西知道了外人不知道的情报,所以才老神在在的坐着,甚至还有心思喝酒。

“混蛋东西,竟然不通知老夫,老夫好歹也给赵林说过话。”

白鸿彬心中暗骂,但已经站起来了,自然不能就这么坐下,道:“臣请陛下暂退,由老臣前往全族裕王殿下。现在太子失踪,裕王殿下就是储君,没必要再动刀兵了。”

“还请陛下下旨封裕王为储君,好让白大人去劝他。”邵玉堂附和道。

白鸿彬顿时杀心都起了。

白鸿彬本是趁机在成平帝面前刷个脸,告诉他老臣是忠心的,为了皇上不怕死,而邵玉堂插了这句,就相当于白鸿彬成了裕王一派,是为裕王争取合法性来了。

这自然不行。

白鸿彬连忙道:“邵大人此言差矣,陛下又非只有裕王一个儿子,只有裕王向陛下真诚认错,才能册封。”

成平帝点头:“白爱卿说得不错。谁都不许去,就等那逆子来,朕要看看他是不是敢弑君。”

白鸿彬松了口气。

他才不敢去呢。

也有不少不知情的大臣劝说,但成平帝铁了心不动,谁都无可奈何。

很快,裕王就带了兵马前来,包围奇石园。

而残存的禁军也退了回来,守在奇石园内,和裕王兵马对峙。

“父皇!”

裕王换了一身甲胄,道:“你老了,该退了。”

成平帝大怒:“逆子!马上自缚谢罪,朕饶你不死。否则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裕王哈哈大笑:“父皇,你果然老了,都老糊涂了。现在谁还能来救你?”

“逆子!逆子!”成平帝气得全身颤抖。

朱忠言连忙扶着他:“息怒,陛下息怒。”

成平帝实在太生气了,哪怕明知道他胜券在握,也忍不住愤怒:“李敬忠,你这个逆子,你要气死朕吗?”

“不用我气,你本来就没几天好活了。”

裕王李敬忠大喝道:“反正都要死了,何必还占着位置,快传位给我,还能让你多活几天。”

“你?”

成平帝眼前一黑,一头栽向一边。

朱忠言吓得魂飞天外,连忙扶住成平帝:“皇上!皇上?”

成平帝嘴歪眼斜,嘴角流出口水,发出嗬嗬的声音。

朱忠言心中一沉:“完了,皇上被气得偏瘫了。”

谁能想到好好的计策,马上就能把所有叛军一网打尽,就因为成平帝太暴躁了,把自己气成了偏瘫呢?

见成平帝这个样子,不少人立刻判断出来,都心中一沉。

赵林连忙上前扶住成平帝另一边,急问道:“陛下,你怎么样?”

“朕、朕……”

成平帝含糊着说不出话来。

见状,裕王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父皇,你本来就没几天好活了,偏不偏瘫都没区别。快点趁还能说话把皇位传给我,儿臣也不想落下一个弑君的罪名。”

“李敬忠,你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快点跪地投降,祈求陛下原谅,否则悔之晚矣!”赵林大声喝道。

裕王看着赵林,摇头道:“赵林,本王其实很看好你。你我是一家人,本应更亲密,只是你为何非要杀了庞东兴呢?这样本王也保不了你了。”

众人一阵骚动。

裕王所说的和赵林是一家人什么意思?

难道还有大家不知道的秘密?

赵林冷笑道:“自身难保的是你。只要我们护送陛下出去,各地的勤王军就能把你打得后悔来到世上。”

“你们还想出去?”裕王冷笑一声。

“赵林,跪下,给王爷认罪,给庞大人认罪,还能保你一命。”赵景州沉声道。

庞卓淡然道:“看在赵大人的面子上,可以饶你不死,只是必须要证明自己才行。”

“怎么证明?”赵林问道。

“你知道。”庞卓道。

赵林看了眼成平帝,冷笑道:“少说废话,陛下待我不薄,我岂能背叛他老人家。想杀陛下,就从我尸体上踩过去。”

赵林随手从一个禁卫手中抢过一把长枪,站在成平帝前面。

“冥顽不灵!”庞卓对赵景州道:“不是不给你面子,他自己找死。”

“大哥,都这时候了你还在置气吗?”

赵宸瀚冒出来,道:“快听爹爹的,别让他生气。”

“什么?赵世子叫赵林什么?”

“我有些转不过来。”

“赵侯爷的亲儿子早年丢失,一直没找到,难道……”

不少大臣都震惊地看向赵林,又看看赵景州。

赵林淡然道:“赵宸瀚,你是不是很得意,这时候无论我承不承认,陛下都不会再信任我,让我里外不是人,觉得这是一步好棋?”

赵宸瀚脸色微变。

赵景州喝道:“逆子!这时候你还针对瀚儿,难道你就这么恨他?”

哗的一声,不少人都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赵林真是赵侯爷的儿子。”

“我的天,镇北侯府这是什么风水,一个大将军,一个从二品的总督。”

“龙生龙凤生凤果然不错,亲儿子和养子的差距就那么明显。”

听着众人的议论,赵宸瀚的脸色都变了。

他暗暗记住那些说他不如赵林的人。

等着吧,等太子带人出现时,让你们都死。

赵林冷笑道:“赵景州,收起你们那些卑劣的心思吧,我对陛下没有任何秘密,陛下早就知道我和你的关系,你挑拨不了我们。”

“嗯?”

赵景州眉头一皱。

朱忠言尖着嗓子道:“赵景州,陛下如此信任你,你竟然背叛,还有没有良心?”

赵景州淡然道:“陛下老了,糊涂了,裕王才是大启的未来。我是为了大局,不是为了私心。”

“放屁!”朱忠言怒道:“北狄突然出兵南下,是不是你勾结的?还有脸说为了大局?”

赵景州道:“我不愿多解释,以后你们就明白。陛下,您的身体太差了,把皇位传给裕王殿下,好好休息吧。”

成平帝艰难道:“逆、逆贼,逆贼……”

裕王不耐烦了,道:“本王为新皇,谁同意,谁反对?”

没有人吭声。

裕王道:“同意的过来,反对的留下。”

邵玉堂毫不犹豫大步过去。

有他带头,立刻就有别的大臣拖家带口的过去。

“陛下,不是臣不忠,您确实老了,该传位了。”有大臣对成平帝道。

噗!

成平帝被气得吐血。

很快,就有将近一半的大臣来到裕王那边。

其中有很多原本投靠太子的人。

剩下的要么是太子的死忠,和裕王有仇,投靠也没用,要么就是秉持着忠义,不愿做出这种临阵投敌的事情。

“很好,把剩下的全杀光。记住,别伤到父皇,留着他写诏书。”裕王下令道。

“慢!”

赵林抬手道:“太子失踪,你就不怕他逃出去下令各地军队前来勤王?”

裕王不屑道:“那个废物,自他逃走开始就已经失去跟我做对手的资格。待父皇下达传位于我的诏书,他就是前太子,试图谋杀皇上的罪人,哪个将领敢跟他?“

“是吗?”

一个戏谑的声音响起。

随即,一帮兵马从外面涌来,把裕王兵马团团围住。

为首的人穿着金色铠甲,带着面罩,大步而来。

裕王一愣:“你是谁?”

“皇弟连孤都不认识了?”

这人掀开面罩,竟然是刚过逃走的太子。

“你?”

裕王不可置信。

太子得意道:“裕王,想不到吧?孤早就觉得你不安分,果然做出此等谋逆之事。父皇,你且安心,待儿臣擒下此贼,交由您发落。”

以李承乾为首的一些大臣得意扬扬走出来。

裕王脸色阴沉。

太子竟然有准备!

那是走漏消息了。

但是如此重要的消息,只有他们几个知道,谁会走漏?

裕王阴沉的目光分别从赵景州、庞卓、熊瑛等人脸上扫过去。

赵景州应该不是,除非他疯了。

庞卓和熊家不确定。

至于其他人,更不能确定。

赵景州低声道:“有内奸。”

庞卓沉声道:“还是高层。”

熊瑛咬牙切齿:“绝对在我们几个之内。”

其他人都纷纷点头。

他们相互怀疑。

太子得意道:“裕王,别猜了,你猜不出来。马上跪下投降,祈求父皇的原谅,否则孤可动手了。”

裕王冷笑道:“你确定你赢定了?”

太子哈哈大笑:“你们被孤包围了,你们的人没孤的多,怎么不是赢定了?”

“哼,那可不一定。”

赵景州喝道:“太子造反,试图谋杀皇上。所有人听令,绞杀叛逆,护卫陛下。杀!”

赵景州手舞长枪首先冲了出去。

赵景州确实不愧是现在的军中第一大将,不光带兵能力强,自身武艺也强,一条大枪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无论什么兵都是一枪挑死,或者直接砸飞。

所过之处,无一合之敌。

“杀啊!”

有赵景州带头,裕王手下各地精锐齐齐冲锋。

现在他们控制住了皇帝,只要干掉太子,就大功告成了。

从龙之功就在眼前。

双方猛烈厮杀起来。

裕王也亲自上阵。

他手中使着一杆长枪,虽然不如赵景州,但也是枪法精妙,接连挑杀了几个小兵。

裕王的兵马不少,镇北军、西北军加上其他几个将军的精锐,再加上禁军,足足有三千人之多。

而太子带领的人也相差无几。

虽然太子的人在精锐上比裕王的人差点,但有心算无心,导致场面僵持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