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复山河 > 第344章 纳妾之议

第344章 纳妾之议(2/2)

目录

老夫行得正,坐得端,不怕遭受非议。

师爷,替我起早奏折,请陛下重开科举,以安天下士人之心。”

看得出来,舞阳侯是被气到了。

以往的时候,放任

线。

原本他都准备安排反贼余孽混入其中,搞出点儿事情来,给这帮人扣上逆党的帽子。

此时有了更好的选择,就没必要玩那么粗糙。

毕竟,同样的操作,当年在扬州府就搞过一次。

重复之前的老套路,很容易被人揪出问题来。

论起喷人的功夫,他真不是那帮文人的对手。

……

小插曲结束,李牧回到了府中,一起带回来的还有吏部的空白任命文书。

填上名字,就是朝廷的官员,后续只需向吏部报备即可。

发生了士子围堵事件,让卖官变得麻烦起来。

为了分摊压力,拉拢更多的人一起承担压力,舞阳侯选择了分派任务。

凡是向总督衙门要钱的,全部用空白官身冲抵。

作为钱大户,李牧手中拿到厚厚的一迭空白文书。

虚衔都不值钱,最便宜的从九品一百五十两,就能够买到。

往上逐级递增,最高能够买到的正五品虚衔,也不过三千两。

这还是大虞朝第一次卖官,价格相对要高一些,往后卖的多了,价格大概率还要往下走。

官服、仪仗、官轿,这些官员的排场,都需要另外收费。

不想出钱,也可以自己去制作,或者是干脆不用。

反正都是虚衔,不用去衙门上班,无需讲究那么多。

实缺直接没有参考标准,京中那边没有卖过,值多少钱全靠经办人操作。

坦率的说,吏部给出的职位,不算太坑。

职位分布主要在广西、云南、贵州、以及琼州府,偏是偏了点儿,最起码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如果是让人去辽东,或者是更偏远的宣慰司任职,那才真卖不动。

“侯爷,您该不会要安插亲信吧”

看着一迭空白官身,景雅晴忧心忡忡的问道。

终归是在国公府长大的,哪怕没有进行专门的培养,耳闻目染之下政治敏感度也比普通人高的多。

朝廷爽快的给了一堆官位,让他们经手发卖,在筹集军费的同时,也是对他们一次考验。

虚衔还好说,只要有人给钱,卖给谁都一样。

关键在那些实缺上。

倘若安插一堆亲信进去,那就是政治自杀,正好中了文官的陷阱。

迫于战争需要,短时间内大家会装聋作哑。

一旦战争结束,御史们的弹劾满天飞,想洗都洗不干净。

“放心,你家夫君不傻。

虽说是在卖官,可同样是有门槛限制的,并非什么人都能买。

吏部定下了规矩,从九品的实缺官职,最少也要童生才能担任。

县令这种要职,最低要求秀才功名。

我的那帮部下,十之八九都是半文盲,有功名之人寥寥无几。”

李牧一把搂住景雅晴说道。

作为关中大族,真要是想安插亲信,肯定是能找到满足条件的人。

人手不足,那是培养出来的嫡系亲信,满足条件的不多。

大虞尚未崩溃,现在天下最有才学那帮人,还是在往朝廷中卷。

愿意投奔武将的读书人,寥寥无几。

那些秀才举人过来,也是想当幕僚师爷,而不是到

时机成熟了,大家还是要参加科举夺取功名。

举荐的官职,大家都要担心影响后期发展,买来的官就更受嫌弃了。

想要安插亲信,掌控这几个省的基层,除非依靠宗族的力量。

不过那么干的话,正常人都会发现问题。

事实上,向地方衙门安插亲信,李牧一直都在干。

有功劳的退役伤兵,许多都回乡担任了巡检、捕头、典史、驿丞……

前面朝廷为了节省赏银,赐下了一堆虚职,不少老兵都成了官。

安排他们进地方衙门任职,担任的还是不入流小吏,谁也挑不出毛病。

许多偏远州县,主官长时间空缺,就是这些人在主持县中工作。

本来就完成了渗透,根本没必要再来一次。

某种意义上来说,朝廷搞出来的卖官,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他对地方的掌控。

因为购买这些偏远州县官职的,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大户,在地方上影响力本就不小。

让这些人担任了主官,围绕着县中主导权,少不了一场龙争虎斗。

“侯爷知道就好。

宦海争斗惨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对了,族中许多长辈来信,询问您的子嗣问题。

要不然的话,您再纳几房小妾吧”

景雅晴柔声说道。

侯府的主母不好当,不光要打理好后宅,还要安排好人情往来,应付族中的各种关系。

上面没有公婆,她倒是没有受到过委屈,唯独子嗣上成了短板。

封建王朝子嗣问题,外界的压力不会冲着李牧来,全部压在了她身上。

“无需理会!

为夫长年在外征战,此事怪不得你。

何况庶嫡有别,真要是诞下了庶长子,也是一件麻烦事。”

李牧当即拒绝道。

左拥右抱,没有几个男人能拒绝,但现在明显不是时候。

主帅是军队的灵魂,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部队发展。

一旦他带头纳妾,

何况身份地位到了他这份儿上,就算是纳妾,妾室身份也不会是普通人。

只要放出风声,愿意和他联姻的勋贵世家,文官大族多得去了。

嫡女不一定能娶到,但庶女肯定可以任他挑选。

景李两家的政治同盟,还需要侯府的下一代继承人来巩固。

在诞生嫡子前纳妾,很难不让景家人多想。

在谋划安南的关键时刻,一动不如一静。

“侯爷,这是你自己不要的,可不能怪我善妒。”

景雅晴眼睛一转说道。

她和李牧的感情很好,如果不是顾忌名声,根本不想第三者插足。

现在李牧自己拒绝,正好顺了她的意。

不过在惊喜的同时,眉宇间又多了一缕愁容。

迟迟不诞生嫡子,纳妾是早晚的事情。

勋贵世家之中,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多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