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合肥鏖战(2/2)
田英见状心中也没有丝毫的快感,虽然吴军军士都是敌军,但一旦大汉一统天下后,所有人都是田英的子民。见到自己的子民在火海中挣扎,田英心里很不是滋味。
田英暗自叹了口气,自我安慰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欲一统华夏,没有流血牺牲,怎么可能?这或许就是统一的代价,黎明前的黑暗吧。
见火光慢慢熄灭后,田英大喜,立即下令:“关将军,赶紧下令,发起冲锋!”
关索点点头,立即挥舞令旗,下令全军冲锋。顿时战鼓擂响,那鼓声如雷霆般震撼人心;号角齐鸣,那声音如龙吟般激昂。
伴随着震天动地的喊杀声,高台上的步军和弓箭手如潮水般沿着高台向城头冲去。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一群无畏的勇士。
城头剩余的少量吴军欲进行顽强抵抗,但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汉军,他们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力。被冲锋上来的汉军纷纷砍倒或刺死在地,很快四个城头被汉军迅速占领了。
按照之前商议好的攻城方案,城头一旦被占领,第一时间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放城外的骑军进城,进行掩杀。
此时,朱恒和士壹率领的四万人马见势不妙,早已奔向监军甘述所在的府衙,与甘述一起从地道逃出城了。
临走前,朱恒自告奋勇地留下来接应其余的人马。甘述也担心剩余的人马到吴主面前告他的状,于是同意朱恒将军和亲卫队留下,负责接应后面的人马。
当朱太守和陆太守、丁奉、周胤、凌烈五人率领麾下的四万残兵败将来到地道口时,见到朱恒将军前来接应他们,他们都感动得热泪盈眶。那泪水中,既有劫后余生的喜悦,也有对朱恒将军的感激。
四万残兵败将在朱恒和亲卫队的掩护下,迅速进入地道,向城外疾奔而去。地道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但他们顾不上这些,只想着尽快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而朱恒和亲卫队也在所有人撤离后,用石块将地道入口堵死,以延缓汉军的追击时间。
当田英的人马找到隐秘的地道入口时,吴军早已逃得无影无踪。田英下令军士将堵住洞口的石块搬开,然后派侦骑尾随而去。
同时,田英立即下令,四个城门的主将率领麾下的兵马占领四个城头及城内的要道,剿灭剩余的零散兵马,并贴出安民告示,合肥新城的百姓免收三年赋税。
告示张贴出来后,百姓们敲锣打鼓涌上街头,欢呼太上皇万岁,感谢太上皇减免百姓的赋税。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百姓的心目中,谁当皇帝都要过日子,关键是遇到能为百姓着想、为百姓考虑、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实惠皇帝。田英自然明白百姓心中所想,因此,实施仁政,让百姓尽快依附自己,为自己歌功颂德。
探马来报,甘述等人率领剩余的几万兵马从地道逃出东城门,向东北方向的徐州治所下邳城疾奔而去。
田英留下昭文将军伊籍及副将霍弋统领五万兵马镇守合肥新城,剩余的十万兵马各分五万给刺史程喜和将军田豫统领。
安排好一切后,田英立即下令,刺史程喜和将军田豫率领麾下二十二万兵马为前军,先行一步,根据吴军留下的脚印和马蹄印,紧紧尾随而去。那二十二万兵马如一条巨龙,在大地上蜿蜒前行。
田英亲率麾下十八万兵马为中军,紧跟在前军后面,向徐州的治所下邳城进发。他的身影在队伍中显得格外高大,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前部都督张翼及副将张微统领麾下十五万兵马为后军,负责押运粮草、军械和攻城器具,在后面慢行。那庞大的后勤队伍,如同一条坚实的后盾,为前方的军队提供着有力的支持。
三军保持适当的距离,向徐州的治所下邳城疾奔而去。那整齐的脚步声,仿佛是大地在为他们奏响的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