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挑堑排桩围茅麓(2/2)
首战在茅麓山西北面的王殿坪打响。王殿坪的山顶上矗立着一块高丈余(4.88米)的“圣帝行宫之碑”,此碑是李来亨命人立的,碑文赞颂关羽、张巡、岳飞等忠悬日月的仁人志士,抨击寡廉鲜耻的叛将贰臣,号召军民发扬民族气节,坚定“镌虏妪民”之意志,同心协力抗击胡虏。
威武将军刘汝魁默默地凝视着此碑,久久不言。总兵赵云来到了他的面前,“大帅,弟兄们都已准备好,只等您下令”。
“咩咩”不远处传来了羊叫声,却是刘大帅想起田单摆火牛阵之法,命人找来数百只山羊,羊尾巴绑上土鞭炮,打算布个惊羊阵。莫要小看这些山羊,它们头顶上的尖角超过一尺(30厘米),若是撞到人的要害,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出击!”刘汝魁狠狠地挥了挥手,咬紧嘴唇下令。
“噼叭噼叭”明军点燃了羊尾巴后面的鞭炮。受惊的羊群发疯似地冲向正在攻山的卫军,羊群后面跟着赵云率领的五百精锐死士。
攻山的军队是察哈尔提督阿林保麾下守备薛强部一千人马,猝不及防下吃了疯羊群的大亏,有的被羊角抵倒,有的被扎破肚肠,还有的竟然被羊群吓得落荒而逃,战场乱成一团。
“杀杀杀”明军士气大振,杀向阵脚大乱的卫军。
“莫要慌,稳住稳住”薛强手持大刀,竭力约束部下。却不防赵云几个腾跃奔到他的面前,手中长枪一抖,贯入咽喉。
茅麓山战役的第一场战斗以明军获胜而告终。可一场战斗的顺利并不能决定全局,卫军毕竟装备精良且人数众多,逐渐掌握了主动,山寨一个接一个被攻克。
“大帅,卫军已经逼近九连坪,如此下去,茅麓山危矣!末将愿率死士潜下山去,拼死一搏”,赵云来到刘汝魁面前请战。
“卫军兵多,汝直接杀下山等于送死”,刘汝魁想了想说道,“山路崎岖,粮草转运多靠挑夫,汝率本部人马化装成运粮的卫兵和挑夫混入卫军营垒发起袭击,吾率军从山上接应,必胜之”。茅麓山地形险峻,粮草军需多靠民伕用担子挑上山,卫军不得不征发附近州县的数万百姓为大军运粮,以致于丁夫死者积崖谷,给当地百姓造成很大负担。不过正因为运粮的人多,反倒被刘汝魁瞧出了破绽。
赵云依计率本部士兵冒充运粮的卫军军士和挑夫,往南边卫军帅帐方向而行,居然真的成功混入总兵钟继达的军营。钟继达降卫初只是副将,随齐王征战时因为屡立战功被擢为总兵,由是感激,急着立下大功报答齐王殿下。人一急难免放松警惕,被奸细们混了进来。
一入卫军营寨,赵云部立即缠上早已准备好的白头巾四处杀人放火,听得响动,刘汝魁也率大军从山上杀下。卫军一时不察吃了大亏,被杀得四处奔逃。黄龙山上的齐王麦拉斯见状不妙,亲率五千精锐由黄龙山赶来接应,方稳住阵脚,清点人马,居然损失了两千之众。
“末将一时大意遭此大败,请殿下责罚!”钟继达跪于麦拉斯面前,头都不敢抬。
麦拉斯长舒了口气,“大意的并非你一人,你是有罪,可孤的罪更大!未料茅麓山之敌居然如此凶猛!此皆孤之罪也!且割去一缕头发以示警戒”,说完拔出佩刀割掉自己的一缕头发,算是抵了部下战败之罪。
“末将愧对殿下,愿戴罪立功!”钟继达感动得涕泪交加,请求再战。
一旁的陈洪柱见状暗暗点头,齐王有容人之量,真明主也!微笑着说道:“殿下,吾有计可破此山”。
“哦,先生快快讲来”,麦拉斯的眼中射出精光。
“茅麓山地形险峻,物资转运不便。听降将说李来亨此前确实在山寨中屯了些粮草,可自从将帅府移往江陵后便不再屯粮。刘汝魁又将兴山的百姓全部迁往山上,数万人人吃马嚼,开销巨大。只要围住此山,使山上的人无法从外界获得粮草,用不了多久便成了死山”,陈洪柱阴毒地说。
“孤也曾想过此计。可茅麓山方一百五十余里,如此广袤,怎么围得死”麦拉斯摇了摇头。
“此山到处是森林,取木材极易。我军兵力远胜于明军又有数万民伕,最不缺的便是人力。可分汛连营,树立木城,挑堑排桩,密匝围之”,陈洪柱并不退缩,继续建议。所谓排桩又名梅桩,指用周围一尺、长五尺的圆木一半埋入土中,一半直立地面,每根木桩前后左右的距离仅为五寸”。他的意思是用这些梅桩围成木城,将整座九连坪围于城中,端的是条毒计。
麦拉斯听了此言,一时居然愣住。沉思良久,终于颔首,“此计似乎可行”。
卫军出动数万军队和民伕伐木栽木桩,居然只用了一个月就在九连坪外围栽成一道包围圈,又于木桩外掘壕筑垒。没了外界的粮草补给,山上的军民很快粮尽。刘汝魁无法,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十二月初一日,两次亲率将士出击,部下持钩镰大斧、抬云梯挨牌,拉堑砍桩。决战中,夔东军将士莫不奋臂争呼,拼死力战。然而身经百战的齐王岂会给他们突围的机会,早于木桩后遍布大炮、铳手和弓箭手,炮石铳矢齐发,势如风雨骤至。
激战中,赵云被流矢射中咽喉而亡。刘汝魁无法,只得率残部逃回山寨。在饥饿面前,守军士气沮丧,不断地有士兵和百姓下山向卫军投降。
“罢罢罢事已至此,非人力能挽回,尔等谁无家室莫要与吾同死,下山投降去吧”,绝望中刘汝魁疏散亲卫,点燃帅帐周围早已准备好的木堆。
熊熊火光中,有人听到了这员虎将的临终遗言:“江陵王,末将对得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