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 第188章 一切都已然不同

第188章 一切都已然不同(1/2)

目录

中年仆人眼中一亮,兴奋地搓手问:“你都有什么店铺的号签?”

倒霉得很,发券时正好没轮到他。为了完成差事,他不得不在大市外苦等别的出路。

青年四处看了看,低声问道:“有铁匠铺和饼店的。你需要哪种?”

中年仆役欣喜万分,但仍谨慎探询:“多少钱?”

青年笑道:“铁匠铺五十钱一张,饼店二十钱。买两枚减十个钱哦!”

听罢,中年仆人心里打鼓。若从这人口中购买,就得自掏腰包,毕竟秦律要求做生意必须提供类似后世发票那样的凭据以防争议。

然而他别无选择,否则连这种小事也做不好,必然失主家信任,甚至丢掉现在的位置。

于是咬咬牙说:“我买三个铁匠铺的,你能再送一个饼店的吗?”

“行!”

很快交易完成,青年重复几番操作之后,除了剩余几张饼店券,其它全卖完光。他摸摸满载而归的钱袋,哼起歌来,心情舒畅。

这时,忽然传来一个耳熟的声音。“李信,你在干嘛呢?”

回头一看,原是几个材士馆的同学。刚才说话那位是章邯,其他两个则为项庄和张良。

互相行过礼后,李信笑着问:“诸君为何来这里?”

张良答道:“听说长河街有种油炸小饼很流行,咱们特地赶来看看。”

这个时候才赶来,怕是尝不着,顶多闻点味道而已。不过李信没有点破,只是笑答:“既如此,那就祝各位尽情享受美食吧。”

章邯直接插嘴:“哪儿有什么情趣可言,就是张良贪嘴,硬拉着我们跑一趟罢了!”

项庄微笑着摇头,拉住李信道:“偶遇便是缘分,不如一同体验品尝如何?”

李信推辞几次未果,被张良和项庄分别拽住两边胳膊向前走。

今天刚好放假,三人都决定来长河街转悠一圈,顺便前往章邯亲戚家留宿一天。恰逢遇到李信,干脆叫上他一同行动。

人多不是更热闹嘛。

来到长河街大市内,饼店前,三人边排队边闻着空气里的油香。

“好香啊,这就是传说中的菜籽油?”张良伸头望着铁锅里漂浮着的小面饼。

前面一位白发老者转身看着这个身量高大的少年乐呵呵说:“这里面不但有菜籽油,还掺些牛油,不然怎么这么香!”

张良拱手谢道。再看他头顶双板长冠,料至少是第九级的五大夫,竟连如此高爵者都在排队,实属罕见。

老者继续唠叨:“我也让家中试验制作一遍,结果出来的糕点虽然香味扑鼻,但却坚如磐石。尤其是放冷之后,一口下去差点崩碎我的牙呀!”

周围人们哄笑起来,纷纷讲述自己家中做的那些失败糕点的故事,大家不明白官方饼店究竟掌握了什么秘诀,竟能做出外焦里嫩香气四溢的糕点。

张良听着一边笑,一边观察前面柜台上,炸好的面饼装入一个个小竹篓待售,标明每篮二斤,售价二十钱。另外还有以绿豆芽作料的素饼,每篓卖十五钱。

柜台后收款的市民接过买家的钱,当着众人面一颗颗投入陶罐,以防范他们私自侵吞收入的情况发生。

感谢读者朋友的支持!

---

接下来章节开始:

\"肉的?还是素的?\"

子淳解下腰间的长剑,放置于左手边的剑架上,端正地坐在帝座之上,静静等待若轩等人完成最后的校验。

实际上,他们已重复核对过无数次,但依旧遵循旧例,进行最终一轮的复查。

此刻,子淳注意到一些柱下史从腰间取出捆扎整齐的数十根细竹棍,对照面前的简牍,排列出不同图案。

这就是古代用于计算的算筹吧?……子淳回想起过往的知识,惊叹秦代数学已达到近似后世初中水平。

不仅有倒序的九九乘法表,还出现了类似鸡兔同笼的应用题以及分数运算。诸如\"合分\"、\"减分\"表示分数加减;\"乘分\"、\"约分\"指分数乘除;更有\"课分\"、\"平分\"涉及分数大小比较和平均值……

难怪秦国每年都能完成细致的统计数据报告……子淳轻点了点头,随意抽取一份草纸,开始草拟新的教育推广方案,并构思着发明算盘,以简化各类运算,哪怕是烧水等基础计算也能便捷处理。

尽管岁月流逝,小学时背诵的珠算口诀大多遗忘,但他仍记得基本用法。

喧闹渐止,子淳将草纸收进木匣,重新端坐恢复仪式状态。

首先由负责粮饷的内史汇报去年财政状况。驻军总计三十五万,耗费八百万石粮食,转运花费十一亿钱币……这里提到的是戍卒即营地固定士兵,多数轮换服役者居家耕种自给。

此外,秦军甲胄兵器由朝廷供给,而衣物鞋袜需自行配备。

全国官吏薪俸按半两计共二十亿钱;皇室费用为十八亿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