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姬晋王祖(2/2)
在南北朝时期,太原王氏几经沉浮。东晋末年,晋阳王氏遭到刘裕集团的打击,在南朝一度沉沦,但活跃于政治舞台的晋阳王氏主要是逃亡北魏的王慧龙一支,王慧龙的孙子王琼生有四个儿子,号晋阳王氏四房,以第一房最为显赫。
到了隋唐时期,太原王氏依然具有较高的地位。唐太宗制定氏族制的时候将太原王氏定为天下五大姓之一,故有“天下第一王”之称。
长期在政治上拥有重要影响力,家族成员世代为官,通过互相举荐、联姻等方式巩固家族的政治地位。比如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使得士族在选官上具有极大优势,太原王氏借此制度得以让家族成员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太原王氏,注重文化教育,家学渊源深厚。家族中涌现出不少文学家、思想家等文化名人,对当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在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太原王氏族人的身影。
太原王氏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通过经营庄园等方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家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东汉末年时期大臣王允,出身太原郡祁县王氏。世代官宦,举孝廉出身。他曾出任豫州刺史,勤政爱民,后参与密谋刺杀董卓,联合吕布共同执政,但因日益骄傲自满,最终在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攻破长安时兵败身死;
东汉时期官员王柔,晋阳县人,受到同郡人郭林宗赏识,后任护匈奴中郎将;
东汉中郎将王柔的弟弟王泽,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官至代郡太守,其子王昶是三国时期魏国司空、征南大将军。
王昶,曹魏司空、京陵穆侯(出自晋阳王氏);王凌:曹魏太尉、南乡侯(出自祁县王氏);王济:西晋侍中、骠骑将军,娶了西晋武帝司马炎之女常山公主;王浑:西晋司徒、京陵元公(出自晋阳王氏);王浚:西晋司空、博陵公(出自晋阳王氏);王氏:西晋司徒王浑之女,“古代四大美男”中卫玠的母亲。
王承,东晋名臣,被誉为“中兴名士第一人”;王穆之:东晋哀帝司马丕皇后;王简姬: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皇后(追封);王法慧: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皇后;王祎之:东晋名臣、尚书令王述之子,娶东晋成帝司马衍之女寻阳公主;王述:东晋尚书令、蓝田侯;王恭:东晋中书令、忠简公;王爽:东晋侍中、给事黄门侍郎;王恺:东晋侍中、右卫将军、蓝田侯;王绥:东晋中书令、冠军将军;王蕴:东晋尚书左仆射、建昌县侯;王坦之:东晋中书令、蓝田献侯;王国宝:东晋尚书左仆射(尚书左仆射在古代是尚书省的高级官员,其职位的重要性和职责范围与现代政府中的国务院总理相当);王愉:东晋时期大臣、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
王慧龙,北朝北魏名将,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东晋尚书左仆射王愉之孙、散骑侍郎王缉之子。十四岁时,遭遇东晋太尉刘裕灭门,渡江投奔后秦;王穹:北朝北魏大臣,王慧龙的孙子,长社侯王宝兴的儿子,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出身太原王氏,起家典寺令,袭封长社伯;
王景深,南朝宋的大臣,宋武帝刘裕的女婿,娶了刘裕之女新安公主;王茂:南朝梁司空、望蔡忠烈公(自称祁县王氏)。
王劭,隋朝史学家,好诡怪之说;王溥:唐昭宗时期的宰相,出自晋阳大房王氏。]
世人皆知王子乔,其真实身份,是周灵王的太子晋。
却少有人清楚,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最喜欢的事就是吹笙,所吹笙声如凤鸣,十分悦耳动听。
有一次,王子乔在伊河、洛水一带游历,机缘巧合下,就碰上了道人浮丘公[浮丘公,华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文选·谢灵运诗》中有云:“傥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李善注引《列仙传》:“王子晋好吹笙,道人浮丘公接以上嵩山。”明,王宠《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有诗曰:“倘遇浮丘公,歘造蓬莱巅。”]
浮丘公见王子乔根骨齐佳,于是就把他带到了嵩山学道。
这一学就是三十年。王子乔在嵩山上见到了柏良人,即是对他说道:“诶!麻烦你回去告诉我的家里人,今年七月初七那一天,让他们在缑山的山顶上等我。”
柏良人自然是应允下,将他的话,一五一十地话转给了王家人。
等到了七月初七那一天,王子乔果然骑着一只巨大的白鹤,停降在缑山山顶之上。
他现身之后,王家人觉得奇怪的是,眼中能看到王子乔,身体却怎么也无法接近他。
王子乔见到家人,便是稽首向家里人致意。他花了好几天时间,和所有赶到缑山上的王家人一一道完别。
道别后,王子乔才是乘上大白鹤,飘逸的离去。后来王家人,为了纪念王子乔,就在缑山上为他建祠立庙,供奉香火
王子乔本是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人物。周灵王太子姬晋,字子乔,天资聪颖,精通乐理,很有治国理政的才能。
史上记载其在二十岁左右,因病早夭,没能继承周天子之位。就连后世的至圣先师孔子,对此都是惋惜不已,认为周朝若是不失王子乔,大有可能得一中兴明君。
王子乔的结局说法很多,却是历史时空的多变性所形成。
原本史上记载王子乔的命运,是病逝于伊洛一带。却是又谁知道,王子乔遇到了世外高人浮丘公,他跟随浮丘公入山学艺而去。
多半是当朝太子不理国事,周灵王给了他一个比较体面的结局。对外喧称其英年早逝了!
不管怎地,后世之人所以称呼姬晋为王子乔,而不是其本名,是因为姬晋的儿子改姬姓为王,姬子乔也就变成了王子乔。
再后来五代十国的时候,那前蜀后主王衍追认王子乔为王氏始祖,并为他加封庙号圣祖,谥号至道玉宸皇帝。姬晋便定格了王子乔形象来。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生年不满百》汉·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