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贪贪贪贪贪贪贪空大清 > 第228章 赵清廉要谋反,乾隆做准备

第228章 赵清廉要谋反,乾隆做准备(2/2)

目录

满汉一家。

赵爱卿是忠臣。”

虽然心里那样想,防备的手段也用上了,但这毕竟是朝堂上,该有的体面话还是得有的。

“可是皇上,咱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咱们不得不防啊!

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

刘墉再补一刀,犀利的一刀。

历朝历代,皇帝对臣子最大的忌惮就是谋反。

如今赵清廉身为主帅,手握重兵,还屡次避战,可以借助这点,来让皇帝起疑,从而诛杀此奸贼。

刘墉对这个机会看的十分透亮,也发誓要抓着这个机会,若是再错过,真就被姓赵的压一辈子。

和珅:“刘墉,你不要血口喷人,如果在外的大将都受到这样的猜忌,那谁还替大清打仗?大清满汉一家,你这是在挑拨是非。”

和珅的反驳是苍白的。

乾隆装作不认同刘墉的意见,但是心里却认同极了。

“好了!

你们汉臣先退下。

我们自家人说说话!”

乾隆一声令下。

满朝文武的汉臣,也就是刘墉纪晓岚这一栏的官员,全都低着头毕恭毕敬的转身跨过门槛朝着金銮殿外走出。

汉臣……从来都没有真正走入过这权力中心,也没有走入过乾隆的心里。

汉,即是原罪。

整个朝廷散去半数的官员后。

留在大殿内的还剩下,和珅,兆慧,厄尔多等一众满臣,还有各王公们。

太监也端过来太师椅。

大家伙没了早朝时的拘谨,喝着茶水,放松身子,准备接下谈论真正的话题。

“大家都是自家人,不必拘谨,喝茶。”

乾隆端坐在龙椅之上,也接过小太监的茶水,品味起来。

真正的朝堂从来都没有那么拘谨和压抑。

大家一放松。

整个原本早上郁闷沉重的气息也得到了舒缓。

乾隆也是收了收脸上严肃愤怒的表情。

变得和蔼几分。

在场的王公们都是和自己有着密切关系的,大部分都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皇亲国戚。

大臣也都是最为亲近的大臣。

“大家觉得,赵清廉会造反吗?”

乾隆品了半天茶水后,悠悠开口询问道。

太师椅上坐着的兆慧还有和珅,都算是平日与赵清廉有着密切关系之人,所以当他们想要开口的时候,乾隆摇摇头。

让两人不要站起身,更不要发言。

很显然,乾隆知道两人的意见并不重要,他们因为与赵清廉关系匪浅,一定会说好话的。

但现在,不是凭关系好坏论这个话题的时候。

先帝爷雍正,府山生存的家奴年羹尧前期有多么受信任,后期就有多么受厌恶,一日七贬,从节制五省的大将军,变成游击参将,最后落得身死下场,可见先帝爷有多厌恶。

也可见汉人在掌握权力之后,是如何忘本,如何的骄横跋扈。

“和珅,今天这个会议你不用说话。

朕知道,你和赵清廉情谊匪浅,平日多有往来,但是汉人终究是汉人,眼下是关乎到大清危亡的时候,不是谈情谊的时候。

兆慧你也不用了。

朕知道,先前赵清廉帮你搞了一家自行车行在做,他对你有过恩情,所以你的意见在今天不用说。”

此刻的乾隆格外理智,理智到和珅都觉得可怕,这就是万岁爷吗,今天冷静的可怕。

和珅不由得感觉到了害怕。

当触及到大清的危亡和利益的时候,自己也一定会这样吧,被秘密的决定了生死。

和珅心里不由得嘀咕:“今天留下全部自家人,全部满人,要的结果不就是让赵清廉死吗,不就是定他谋反罪吗。”

果不其然。

因为兆慧与和珅不能开口。

其它王公大臣们的话题都是一致。

“万岁爷,这汉人他就是汉人,先祖开国到现在,从来没有真正相信过他们,汉人嘛,就像是牛马,用过了,丢弃掉就是。”

“还是那句话,咱们不得不防,这个赵清廉如今的种种迹象都在说明一个问题,谋反。”

“不遵皇命,一再推迟,我宁愿相信他想要造反,也不愿意相信什么狗屁的准备不当。”

“让前线开战,比不开战后,开战死的也是汉人,和满人无关,不开战,汉人整整二十万,一个都死不了,这二十万军队留在汉人手里,就像是塞满炸药的炮弹,随时有炸膛,炸伤咱们的时候。”

听到诸多王公大臣们的话,乾隆也是十分认同。

眼下距离三个月时间,还剩下不足半个月,曾经赵清廉承诺的时间他都没有遵守的迹象。

他这个做皇帝的,不得不做一下准备啊。

乾隆叫过来太监李玉,口述了一份密令:“赵清廉企图谋反,即刻革除所有官职,押付京城。”

“李玉,把这旨意交给刘墉纪晓岚,每人一份,还有前线的张一甲一份。

同时命令,让刘墉纪晓岚过去前线充当监军。”

“若是八月初一,赵清廉还没有开战迹象,即刻宣读圣旨,拿下这个家伙!”

乾隆目光坚定,下达了旨意。

李玉领了旨意,匆匆出去办差。

乾隆嘴角荡漾起一丝微笑。

张一甲有十万兵马,赵清廉也有十万兵马,赵清廉压根没有反抗余地。

之后,他将启动和珅这个后备终极隐藏能源,把和珅一抄家,继续给张一甲的部队供应,同时国内凋敝的经济也将得到复苏。

想到这里。

高位之上的乾隆不由得的看向和珅,他可是整个大清能不能恢复的关键因素,目前还在眼皮底下,所以,绝对是瓮中之鳖了。

和珅感觉浑身莫名发寒,当他抬起一直埋着的头来时,可以确定的是,刚万岁爷用极快的眼眸速度,端详了他一眼。

对于自己的命运,和珅早有知悉。

他得搏一搏!不能坐以待毙!

眼下他的财产都在悄悄转移中,转移不走的,即便送人,也不会留给贼人。

剩下的,他需要出城。

需要……需要兵力。

至少能够在赵清廉宣布起义的那天起,他和珅能够有部队保护自个离开京城去找过赵清廉会和,以后就跟赵老兄混了。

至于这个能够保护自己人……

和珅知道,只有一个人,也只有他了。

张广泗……

这个自张一甲过去后,就被调回来革职,待在京城老家的汉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