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罗刹国鬼故事 > 第315??章 梦境坍缩

第315??章 梦境坍缩(1/2)

目录

伊戈尔·彼得罗维奇在冬宫酒店的307房间醒来时,房间内的温度仿佛瞬间降至冰点。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化作一团白雾,窗外的乌拉尔山脉被一层诡异的蓝紫色极光笼罩,那光芒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窥视,冰冷而无情。他的手指颤抖着,摸索着床边的皮质笔记本,划出歪斜而潦草的字母:“第十三次清醒梦实验成功,但涅瓦河开始倒流。”

作为噩罗海城国立大学量子物理系的副教授,伊戈尔本应对那些光怪陆离的量子现象习以为常,他的生涯本就是在无尽的微观谜团与宏观悖论间游走。然而此刻,他的心跳却如同擂响的战鼓,急促而有力,仿佛要挣脱胸腔的束缚。他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锁链紧紧束缚,死死地盯着那面梳妆镜,镜面之上,一层灰绿色的苔藓悄然蔓延,如同岁月的痕迹,在这里刻下了永恒的印记,仿佛时间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停滞,凝固成了永恒的瞬间。

而镜中的倒影,却如同另一个世界的窗口,呈现出与现实截然相反的场景:那本该是深红色天鹅绒窗帘悬挂的位置,此刻却赫然矗立着一座覆盖着冰霜的桦木十字架,冰冷而肃穆,散发着死亡与绝望的气息。十字架下,一个穿着苏联时期矿工服的无面人跪在那里,身影模糊而诡异,仿佛是从过去的深渊中爬出的幽灵,诉说着无尽的哀怨与悲怆。

“观察即坍缩。”伊戈尔低声自语,这句话如同咒语一般,在他脑海中回荡,仿佛在提醒自己,眼前的一切只是量子世界的幻象,是意识与现实的交织与碰撞。他深吸一口气,用手术刀划破掌心,鲜血如泉涌般渗出,滴落在那本《量子意识论》的扉页上,德布罗意公式在血渍的映衬下显得愈发神秘莫测。

自从他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立图书馆那个尘封的角落里,发现那本1912年版的《罗刹国梦典》开始,这种清醒梦的后遗症就愈发严重。那本书,仿佛是一个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将他引入了一个充满诡异与未知的梦境世界。书页间,夹着一根发辫,那发辫属于某个叫安娜·伊万诺夫娜的姑娘,发丝间凝结着冰晶,闪烁着寒冷而神秘的光芒,仿佛时间在她身上凝固,将她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个遥远的过去。伊戈尔知道,这发辫背后,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段与量子世界、与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谜团。而他,将不惜一切代价,去揭开这个谜团,哪怕陷入更深的疯狂与绝望之中。

伊戈尔在托木斯克大学那庄严而宏大的演讲台上,突然间,就如晨曦中的露珠被烈日瞬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一刻,三百名师生,他们的目光僵硬,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死死地盯着那逐渐模糊的身影。他的轮廓,就像显影液中的底片,在光与影的交织中,一点一点地溶解,直至完全消失在空气中,只留下一抹淡淡的、不真实的雾气,和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监控录像,那冰冷的机器之眼,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一令人瞠目结舌的瞬间:伊戈尔,他最后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与绝望,对着那看似空无一物的空气,大喊出了一句充满警示的话语:“柳德米拉!别碰那个青铜罗盘!”声音在空旷的讲堂里回荡,带着一丝诡异的回音,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幽怨呼唤。

三天后,萨彦岭的森林,茂密而幽深,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和诡异的生灵。阳光透过密集的树叶,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却照不亮这森林深处的黑暗。护林员们在一片死寂中,发现了一个赤裸着身躯,蜷缩在树洞中的伊戈尔。他的身体,如同被无形的刻刀雕琢,布满了用西里尔字母刻写的方程,那些复杂的符号,在微弱的阳光下闪烁着幽绿的光芒,如同古老的咒语,刻印在他的肌肤上,让人不寒而栗。

而最骇人的,莫过于他胸口那道伤口。伤口的断面整齐得令人难以置信,仿佛是被高维空间的利刃所切割,边缘光滑如镜,没有一丝血迹,只有一股淡淡的寒气从中散发出来,仿佛伤口深处隐藏着某个冰冷的秘密。然而,那伤口中,却诡异地生长着银白色的“菌丝”。这些“菌丝”在伊戈尔的胸口蔓延,它们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细密而复杂,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正在缓缓地蠕动着,吞噬着伊戈尔的血肉。仔细看去,这些“菌丝”的末端,还长着细小的、类似钩子的结构,深深地扎进伊戈尔的皮肤里,让人毛骨悚然。

赶来会诊的神经学家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他那苍白而严肃的脸庞上,写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好奇。他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了那些丝状物,发现它们并非自然界的产物,而是由微型齿轮与发条构成,精密而复杂,每一个齿轮都咬合得恰到好处,仿佛是一个微型的机械世界,正在伊戈尔的体内运行着某种未知的程序。这与沙皇时期那位神秘学家拉斯普京留下的“机械圣体”样本,竟然完全一致。这一发现,让瓦西里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未知的、恐怖的世界正在向他敞开大门,门后隐藏着无尽的黑暗和诡异。

瓦西里闭上眼睛,努力回忆起伊戈尔在昏迷中反复念叨的词语:“柳德米拉……罗盘……维度裂缝……”这些词语,如同破碎的拼图,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拼凑出一个惊人的画面。他仿佛看到了伊戈尔在那个未知的维度中,被恐怖的景象所包围,挣扎着想要逃离。那个维度里,天空是扭曲的,地面是流动的,一切都遵循着不为人知的规则。而那个青铜罗盘,以及柳德米拉,无疑是这场恐怖旅程的关键所在。瓦西里深知,自己必须揭开这个谜团,哪怕这将把他引向更深的黑暗与未知。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正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几乎无法呼吸。这场跨越维度的恐怖旅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伊戈尔的命运,又将如何?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恐怖,仿佛有一股不可名状的力量,正在暗中操控着一切。

随着伊戈尔的意识如同迷航的船只,在现实与梦境的海洋中不断穿梭,整座城市,这座古老而沉稳的城市,开始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量子叠加现象所笼罩,仿佛被一股未知的力量悄然扭曲。涅瓦大街43号公寓,那栋历经风霜的建筑,在晨曦的微光中显得格外诡异。住户们纷纷投诉起一件离奇之事:每天清晨,当他们推开家门,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往日那片洁白无瑕的积雪,而是巨大的麋鹿蹄印,它们深深地烙印在雪地上,形状怪异,如同来自远古的神秘符号。这些蹄印,一路延伸至第五阶楼梯,却在那里突然变幻,化作了人类赤足的痕迹,脚印清晰可辨,仿佛有某个未知的存在,在这座城市中悄然穿行,留下了一串串诡异的足迹,让人不寒而栗。

国立图书馆,这座知识的殿堂,也未能幸免于这股诡异的浪潮。馆内的珍藏,《战争与和平》那部厚重的史诗,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却散发着一种不寻常的气息。书中的所有字母“w”,都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眼睛符号,它们眨动着,仿佛在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又仿佛在窥视着每一个翻阅它们的人。图书管理员柳德米拉,那个总是戴着玳瑁眼镜,脸庞苍白的姑娘,在值班日志里潦草地记录下了这一切:“他在看着我,通过所有带弧度的事物。”她的字迹歪歪扭扭,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恐惧与不安,仿佛那双眼睛就在她的背后,紧紧地盯着她。

柳德米拉开始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如同有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束缚。她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窥视着她,那目光既冷漠又深邃,让她无法逃脱。每当夜晚降临,图书馆内灯火昏黄,她总能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直透头顶。那种被注视的感觉,让她夜不能寐,日不能安,仿佛随时都会有某种未知的力量将她拖入深渊。

她开始怀疑,伊戈尔的消失,与这些异常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难以割舍的联系。她回想起伊戈尔在演讲中提到的“维度裂缝”,那个连接不同维度的神秘通道。她相信,伊戈尔,那个对量子世界有着无尽探索欲的学者,似乎已经踏入了这个通道,踏入了那个未知而恐怖的维度。这个念头如同一颗种子,在柳德米拉的心中生根发芽,让她无法平静。

她开始疯狂地翻阅资料,寻找关于“维度裂缝”的一切线索。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她匆匆的身影。然而,随着她的深入调查,她发现事情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那些眼睛符号似乎有着某种魔力,让她无法摆脱它们的纠缠。每当她试图闭上眼睛,那些眼睛就会在她的脑海中浮现,眨动着,窥视着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