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战事打响(2/2)
“官军分兵多处,为的也是促成我军分兵,亦或者故意让我军主力前往去某处作战,以此形成某个点以少打多,其他地方以多打少的局面。”
简单来说,李骥他们所想的“集中力量,进攻一点”,实际上就是王式、高骈等人想要他们去做的事情。
王式和高骈都对自己训练的军队有着自信,因此他们有把握能以偏师拖住陇右主力。
只需要拖个三五日,算上赶路的路程,其他方向的官军就能拥有最少半个月的攻城时间。
即便陇右城池再怎么坚固,半个时间也足够改变许多事情了。
别的不提,单说一个故桃关失陷,一个陇西县陷落,甚至是凉州和兰州遭受精骑突袭等等小事就能发展为大事。
“娘贼的,那我们该怎么打”
李骥他们只觉得脑子不够用了,他们苦思冥想那么多个月的战术,结果却是王式、高骈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
“不必懊恼。”
刘继隆将沙盘上那代表临州城外三万大军的旌旗拔起,询问道:“若是你们决定要出兵,现在应该出兵何处”
他询问众人,可众人被他刚才那番话说得支支吾吾,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出兵。
既然王式他们在等他们主动出兵,那他们肯定不能如其所愿。
思前想后,便是李骥这种激进之人都变得保守了:“节帅,我们还是增兵各处,严防死守来拖垮他们吧。”
“节帅,某附议!”崔恕也附议了坚守不出的战术。
长安的粮食是走通济渠运抵洛阳,再从洛阳运入关中的。
如今西线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每天消耗的粮食都足有数千石,而马车转运而来,距离岂止千里。
即便把江南的粮食运抵东都贩卖,再把东都粮食贩往关中,再把关中贩往陇西,这其中消耗也是笔不小数目。
坚守不出,以唐廷的情况,顶多三四年就会被拖到议和。
在十万战兵、州兵、屯兵都联手防守的情况下,李骥他们还是有自信能坚守的。
不过仅仅是坚守,这根本不达不到刘继隆想要的结果。
“我说过,我们要先拿下朔方镇,再拿下秦陇,最后挥师南下西川。”
“这个过程和结果不会改变,即便官军举众十余万而来,也不会改变。”
“他们的谋划很好,但只需要让他们五支军队脱节,我们就能出其不意的拿下一点。”
话音落下,刘继隆用手在沙盘上画出几条路线。
众人死死盯着,目光渐渐从凝重转变为不解,最后错愕。
“点齐五千马步兵,按照这路线,等待我军令出发。”
刘继隆重新将代表临州三万人马的旌旗插回临州,但这次少了五面旌旗。
在他的军令下,整个都护府都开始运作了起来。
与此同时,狄道城兰州坊内的某处院子也响起了急促的拍门声。
“挈(qiè)彪!军营集合,快走!”
听到急促的拍门声,院内的神堂里,一道身影恭恭敬敬的对牌位躬身上香。
做完这一切,他转身抱起旁边桌上的铁胄,侧目看向了角落站着的五旬老妇。
“阿娘,阿耶没打完的仗,我替他打完;等我回来!”
他话音落下,当即抱着铁胄向外走去,不多时单手将院门打开。
门外,一身甲胄的马懿和高述等人都满脸焦急,眼见李阳春出来,他们这才松了口气。
“走,军营集合兵马,我们估计要被选中出征了!”
在马懿的催促下,李阳春跟随几人走出院子,翻身上马,骑着乘马便往城外军营赶去。
不多时、城外军营疾驰而出数千马步兵去,每个人都穿着甲胄,骑在马背上出发,可见军令有多急,竟然需要马步兵骑马疾驰赶路。
在他们疾驰走出军营的同时,官军的各支兵马也按照原本的计划,进驻到了各州县。
在这其中,队伍十余万的官军主力也在五月二十五日,准时抵达了秦州上邽县。
当三军抵达上邽县时,王式立即展开了整顿。
他深知军中纪律的重要性,尤其是随军商人与将领之间的私下交易,不仅影响军心,还可能泄露军机。
因此他第一时间向长安送去了奏表,详细汇报了当前的军情,并请求朝廷进一步的支持。
与此同时,就在三军刚刚扎营休息,不少将领准备出营寻欢的同时,王式趁机下达了一道严令:
“所有随军商人必须距离官军营地二十里之遥,严禁将领夜宿商贾营地。”
这道命令一出,军中顿时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许多将领对此极为不满,尤其是那些习惯了夜宿商人营地、享受军妓服务的将领,更是暗中抱怨。
正因如此,军令下达后,军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骚乱。
一些将领暗中煽动普通兵卒和小军头,试图通过制造混乱来迫使王式收回成命,但王式早有准备。
普通兵卒和小军头并非真正关心将领的私欲,他们更在意的是实际的利益。
于是,王式果断下令开放上邽县的秦州州衙库房,发放二十万贯钱犒赏全军。
不出王式预料,随着普通兵卒和小军头们拿到钱后,这些被煽动兵卒的不满顿时烟消云散。
对于普通兵卒和小军头来说,他们本来就没有机会享受营妓的待遇,军中的骚乱不过是那些大军头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煽动的。
如今,王式发放了犒赏,他们的注意力立刻转移到了即将到来的战事上。
“有了这些钱,咱们攻破陇右后,还能分到更多!”
“是啊,听说陇右的番人奴隶可是抢手货,咱们抓几个回去,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
上邽县外的军营中,这些得了犒赏的官军兵卒们眼底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他们现在只想尽快攻破陇右,将陇右全境洗劫一空,发泄自己这么多天的苦闷。
在他们激动于接下来的战事时,几日后的长安咸宁宫内、李漼也听完了王式派快马加急送来的奏表。
对于王式的这些手段和安排,他脸上露出了满意之色,紧接着他的目光也看向了咸宁殿上的群臣。
北司四贵、南衙三相都在此地等候李漼问对,而李漼也在他们听完了王式奏表后缓缓开口道:
“如今万事俱备,只等朝廷的讨贼制文下发,便能出兵讨陇。”
“朕想要询问几位相公,这讨贼制文应该怎么写应该由谁来写”
讨贼制文这种存在并不难写,难点在于谁愿意背这个锅。
若是朝廷打输了,写讨贼制文的官员可不好受,即便不被送到叛军军中受辱,也无法在朝中担任要职了。
不过这种制文又没有办法交给官职一般的官员,所以李漼必须询问一声。
只是面对他的担心,徐商却站出来作揖道:
“陛下,臣今早前往兵部时,被兵部侍郎郑畋所拦。”
“制文之事,郑畋早已准备好,还请陛下过目……”
徐商话音落下,当即从袖中拿出一份奏表。
田允见状走下金台,从徐商手中接过后,走上金台交给李漼。
李漼平静着将奏表打开,起初皱眉,但随着制文渐渐往下,他的眉头逐渐舒展,脸上也浮现喜色。
“郑畋这手制文不错,便以他这制文来书写讨贼制文吧。”
话音落下,李漼缓缓起身,手中拿着郑畋的制文说道:
“传朕旨意,以凤翔镇节度使、太子少保王式充任招讨陇右行营都统制置等使、关内道供军使,擢授骠骑大将军、祁县县公,领兵讨伐陇右!”
“六月初一发讨贼制文,朕要借此机会收复陇右,重树朝廷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