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1/2)
天气天气阴沉
心情万众一心,但我内心有一丝悲哀
剿灭昶王上日程,
太子建议南巡剿。
既然南巡就起来,
杀子骂名我来担。
铅云如墨,沉甸甸地压向皇城,好似要将这巍峨宫阙碾碎。细密雨丝仿若剪不断的愁绪,没完没了地飘洒,打在琉璃瓦上,溅起的水花转瞬消逝,却给这天地更添了几分肃杀与清冷。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众人脸上跳动,映出或凝重、或沉思的神情。太子戴寿宁的一番表态,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剿灭昶王戴寿昶豢养的死士、清算其朝中亲信一事,刻不容缓地提上日程。
左丞相刘文海、右丞相俞法晨、保皇司指挥使高敬之、礼部尚书李达文、兵部尚书林墨、御林军统领俞家兵、副统领高峰等朝中肱骨之臣,早已等候在此。他们是我最为倚重的心腹班底,对今晚这场议事的重要性,心中都有数,甚至对要商议的内容,也猜出了几分。
太子戴寿宁踏入御书房的那一刻,众人目光齐聚。尤其是两位丞相,他们看着太子长大,深知其善良仁厚的性子。此刻,望向太子的眼神里,满是鼓励与期许,像是在无声地给予支持。
我端坐在上首,神色冷峻,周身散发着久未出现的肃杀之气,仿若凛冬寒风,瞬间让御书房的温度降了几分。“诸位,今日只议一事。”我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在这静谧空间里回响,“剿灭昶王死士,肃清朝堂昶王亲信。”
话语落地,御书房内一阵骚动。众人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却也夹杂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意味。毕竟太子在场,谁都清楚太子与昶王兄弟情深,在这敏感时刻,每一句话都得字斟句酌。
左丞相刘文海率先起身,这位历经朝堂风雨的老臣,身姿依旧挺拔,眼神坚定沉稳,丝毫不惧这压抑气氛。“剿杀死士倒也是顺理成章,但这朝中昶王亲信该如何判定?昶王交友广泛,若仅因交往就被牵连,怕是朝堂大半官员都难以幸免。”他声如洪钟,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我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赞许,关键时候,还是这位老伙计敢直言。
我转头看向高敬之,目光中带着期许。高敬之立刻会意,起身,身姿笔挺,神色冷峻如霜。“经保皇司缜密查证,侍中洪志远、御史台御史周飞、吴林、姜达、刘镇、户部员外郎钱多、兵部军械所庞义、保皇司威楚府主办孙小恩,背弃圣恩,投靠昶王,妄图祸乱朝纲。其中,保皇司威楚府主办孙小恩,已被我司以外派机密之名秘密关押。其余诸人,请陛下发落。”他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将一连串名字报出。
众人听闻,无不大惊失色。这些名字涉及朝廷各个要害部门,昶王在朝中的势力竟已如此盘根错节、深入骨髓。我脸色瞬间阴沉,眼眸中寒芒一闪,双手不自觉紧握成拳,压抑着即将爆发的怒火。“这些人交由两位丞相处置,保皇司先严密看押,让他们再逍遥几日,等威楚府的事情解决,再来好好清算。当下,先商讨如何剿灭死士。”我说完,目光如利刃般扫过众人。
兵部尚书林墨站起身,脸上带着几分胸有成竹的自信。“上次随陛下视察虎狼军,新战法已完备。只是,还缺一个光明正大调兵去威楚府的理由。”他声音沉稳有力,尽显军事专业素养。
我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确实,没有正当理由大规模调兵,极易打草惊蛇,让昶王有所防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