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一动不如一静(一更)(1/2)
第95章一动不如一静(一更)
当晚。
严世蕃赶在宵禁之前,匆匆返回了国子监,来到自己的斋舍,正好见到海玥打了一盆水,放了进来。
说实话,京师这天气确实太干燥了。
冬天就不说了,受蒙古高压控制,西北风强劲,湿度极低,文人笔记里,常有“风沙蔽日,唇裂手皴”的记载。
夏天也不好过,受季风影响短暂多雨,但蒸发量大,室内有时候既闷热又干燥,十分难熬。
所以富贵人家在厅堂常置青铜水盆,被称为“润气盆”,再用陶瓮埋地,正房地下做储水装置,通过缓慢蒸发调节湿度。
还有回廊水槽,比如武定侯府就有这种设置,在游廊檐下设石制导水槽,雨天蓄水,晴天蒸发,当然最好的是地窖藏冰,夏季取用,置上冰盘,满堂生凉。
以上设施,国子监内都没有。
所以不少家庭条件好的监生,是不住在这里面的,觉得条件太艰苦。
海瑞和林大钦倒是甘之如饴,虽然比起之前租借的房子确实小了些,可不要钱啊,对于他们这些穷苦人家出来的,免费的就是好。
严世蕃虽然骨子里极为羡慕那些权贵子弟天酒地的生活,但也过惯了清贫日子,立刻上前帮忙。
等收拾完毕,他凑到海玥耳边,低声道:“家严也赞同我们的分析。”
海玥微微点了点头,同样低声道:“好。”
严世蕃摩拳擦掌:“这次一定要想个办法,让那老物彻底失去圣眷!”
郭勋的目的,是通过自污,让嘉靖相信有朝臣三番两次对他污蔑,是对人不对事,目的就是要扳倒郭勋这位天子的亲信,如果计划成功,那么在朝臣中就无敌了,因为他无论做什么恶,闹到嘉靖那边,都变成了别人有意针对,岂非立于不败之地
而严世蕃心心念念的,就是揭穿对方的阴谋,让嘉靖清楚,且不说上一次李福达之案,至少这一回,郭勋正在明明白白地算计这位天子。
当然,以帝王的多疑,只要确定这次是算计,上回案情的信任肯定也会瞬间崩塌。
不过这一步要怎么做,还得仔细考量。
虽然他们所做出的动机分析,符合目前的种种细节,但依旧缺乏证据。
况且就算有了确切的证据,也不能直接揭露。
不然的话,岂不是告诉皇帝,你的臣子在把你当傻子耍!
到时候做坏事的郭勋不见得会被处死,但揭穿之人的下场肯定不会好……
方才严嵩就反复嘱咐,此案绝不能伤及陛下的圣明,千错万错都是底下人的错,严世蕃一路上就在不断思考。
另一边,海瑞和林大钦刚刚住进来,还是兴奋期间,聊天欲望极为强烈。
而严世蕃厉害的是,手枕着脑袋,竟然时不时地回应着,作为室友的话头一个不落下,同时双目闪烁,疯狂思索着,半晌后凑过来:“我们可否邀请陆舍人参与……”
海玥直接摇头:“不可!”
严世蕃其实也是试探,他隐约感觉海玥不会借用陆炳的关系,此时听了回答,心头彻底一定。
海玥不愿意连累陆炳,以这样的人品,也不会出卖自己,他自然觉得安心,低声说出真正的思路:“我以为,鹞子班是郭勋最大的破绽,那伙江湖人桀骜难训,眼中只有钱财,根本不可控!”
海玥微微颔首:“不错。”
严世蕃道:“那不如这样……”
海玥细细听完,都下意识瞥了他一眼。
你小子之前幸好存在感不强,这般睚眦必报的性格,如果存在感强了,势必与人结仇怨,京师还不到处都是凶杀案
严世蕃见对方惊讶,眼角也流露出一抹得意来。
他一向认为自己聪明绝顶,对外低调是静候表现的时机,而不是真的一辈子唯唯诺诺,只是此前追查案情时,处处都不如这位,心里难免憋着一股劲,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十三郎可有补充”
海玥不得不承认,对方的计划既有诡谲狡诈之处,又稳狠准,直指要害,还能牵扯到一批仇视之人,确实符合严世蕃的性格,只是对方似乎忽略了一点:“东楼,我们见过那位韩鹞子,你觉得此人受审后,会护住我们么”
严世蕃脸色立变,猛地坐起,声调上扬:“当然不会!那怎么办”
海瑞和林大钦看了过来,海玥示意无妨,平静地道:“我们是正常追查案情的后续,坦坦荡荡,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严世蕃急道:“可韩鹞子不会这么说,如果事后他对锦衣卫胡言乱语,攀咬我们,又该如何”
海玥平和地道:“不如何,因为我原本就准备将案情进展,禀告给锦衣卫,包括去天桥见韩鹞子的这一段。”
“你刚刚不是……”
严世蕃先是一奇,然后马上意识到,将陆炳拉进来,和正常告知锦衣卫案情,确实大有区别,若有所思地道:“郭勋是自作聪明,算计得太多,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
“不错!”
海玥露出微笑:“这个时候,一动不如一静啊!”
……
天桥鹞子班,韩鹞子用黑布蒙着眼睛,同样静立不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