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 第193章 召开廷议

第193章 召开廷议(2/2)

目录

后世家中老母言及国企售货员面色冷漠,他那时还不相信……

子川瞧了瞧宫外灰暗的天色,估摸着今岁首场雪即将来临。

礼仪典籍记载,隆冬时节,天子需主持大傩仪式,祭祀天地诸神、祖先庙堂与山川大泽。

子川瞅了瞅陈让递来的战情通报,心想这真是如宝可梦吃了脆片进了迪士尼,再美妙不过。

他决意,本年祭祀设于雍城——秦人的故土进行。

祭祀之余,还将举行盛大的俘虏献祭仪式,公开处决羌人首领,以他们的头颅,告慰当年战死的边尉庄及在边境纷争中丧生的秦国百姓!

彻底根除,血债必须以血偿还!

此外,为杀鸡儆猴,震慑四周的蛮族,需即刻命典客派遣使者知会匈奴、月氏、东胡诸部落,命其派代表前往雍城参加俘虏献祭仪式。

不仅如此,还应借此机会炫耀国朝武力,令各郡县均选拔代表前往观摩!

就如同后世中诸多国家举行的**类仪式一般,不但鼓舞国民士气,亦是向诸国展示实力的时机。

当然,有些国家于此同时亦展示了卓越的协调技艺……

嗯,欲筹办大规模活动,首需进行病毒筛查……

呵,是召开廷议。

毕竟涉及方方面面事宜,数万或更多的大型祭典,饮食住宿安保安排、列军行进序列速度以及与会者位置等诸多细节……

子川于竹简上记下个人建议,命陈让递呈丞相府,而后重新审视陇西传来的战报。

他对蒙武下令,将肩高超出五尺八寸的马匹送返咸阳,存放皇家马厩,余下牲畜仍留驻陇西部队使用。

至于俘虏中的妇女儿童嘛……

幼童重塑三观极为简便,遣至隐宫培训几年,成年后便可成忠实守法的秦国人了。

羌人女子则依此前约定,拨一部分赏赐给英勇作战的将士为妾,其余部分低价出售予愿留在湟中屯田的士兵。

子川料理完战报后,门外一名内侍走入,轻声对陈让说话。

“陛下,柳娘子与宋娘子求见。”

“准他们觐见。”

在子轩看来,正如明先生所言,书籍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饱学之人将其所见、所闻与思考撰写成书,这不仅是智慧的凝聚,更承载了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传承。一个族群的精神世界不仅体现于其日常生活中的信仰和追求,同样也镌刻在其世代留存的经典文献之中。

严格而言,当下的这些典籍乃是无数代人生活经验与奋斗成果的累积,而非某个圣贤的一己之功。

子轩决心要做的是为往圣接续那濒临断绝的学术血脉,尝试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知识再度延续下去。

感谢“云中雁”、“青石板桥”、“星辰之间”、“博学者墨轩”的支持!

另外感谢“风铃草”、“天际浪人”、“幽林”的慷慨解囊!

---

申大夫匆忙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后引路前行。这一幕让人恍如置身于一家繁忙的榨油工坊。

沿着小径深入,子轩发现眼前的制纸坊已然焕然一新。过去仅供灌溉农田的浅窄沟渠已被拓宽,渭河水流缓缓注入其中,驱动着一排巨大的水车不停旋转,吱呀声此起彼伏,水流湍急。

棚下,用黏土堆砌而成的大灶正燃烧着黑色煤球,铁锅中的热汤翻腾不已,蒸汽弥漫。

李大人注视片刻,转向申大夫询问:“这设置水车是为何意?大铁锅里煮的又是什么?”

申大夫答道:“相国不知,造纸原材料需经过蒸煮及捣碎才能制成纸张,此处水车便是为了推动捣料所需的‘水碓’。”

少府赵大人检查了一番水碓后赞许地点点头:“果然和脚碓有些相似。”

“脚碓?”随同的内史王问了一句。

赵大人略作思索却想不起那位提出此创意的小吏姓名,淡说道:“此人原是一位来自安陆的地方小官吏,因为向朝廷呈上了关于改进厕制的方法得到陛下重视,并为此获得了五百钱和一块嘉奖木匾。”

此时治粟内史郑公皱眉提出质疑,“虽说水碓节省了人力物力,不过若是用于研磨竹篾成纸浆,则似乎并不合适。我听说这种机械设备如果连续运转太久容易损坏轴心,需要频繁维护。而且制纸是一个长期过程,若因机器故障停止运转便会影响整个生产流程。”

子轩默不作声地点头称是,心里暗自佩服眼前这位治理专家。他曾在测量技术简陋的情况下主持修建过可与都江堰齐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使关中大地成为了沃野良田。

只可惜……子轩轻轻叹气,没有言语。

“治粟内史所言极是!”申大夫随即转回身面对子轩行礼回答:“然而,陛下发明的轴承解决了频繁更换零件的问题!”

众人听罢皆向申大夫投以关注的目光。而子轩则报以淡淡一笑,“我不是创造者,只是传播知识的一座桥梁。”

目录
返回顶部